【齐白石艺术中心典藏推荐】: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笔下的《荔枝图》 |
时间:2017-08-28 08:39:04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每年的5月份左右是岭南荔枝成熟的季节,荔枝因杨贵妃喜食而闻名,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齐白石的家乡湘潭不产荔枝,他早年“五出五归”三客钦州,对荔枝一见钟情。他第一次尝到荔枝是在1907年,时年45岁时出游至钦州,看到沿途田里的荔枝树硕果累累,碧绿的叶子中间衬着紫红色的果子,美观之极,令人垂涎三尺,盛赞荔枝为“果中之尊”、“果中之王”。后来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忆道: “沿路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树, 结着累累的荔枝, 倒也非常好看, 从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画了。” 齐白石画荔枝从此开始。 周恩来总理亲自拜访齐白石 齐白石《大利图》 “大利”,乃“大荔枝”之谐音,有大吉大利之意。齐白石的荔枝画形制、尺幅不一,画面结构多样,对荔果配图的其他形象也很丰富,但老人对荔枝的喜爱以及通过荔枝寄托的美好意愿则是一以贯之的,从“大吉大利”、“平安多利”、“太平吉利”、“吉利万年”、“大利”、“大喜大利”等题款就可以看得出来。 齐白石《荔枝》 白石老人在钦州时,常有文人雅聚,每当夜幕降临,清风徐来,一名歌女,抱琴浅唱,用纤纤玉手剥荔枝给齐白石吃。多年以后,此情此景仍令齐白石回味无穷,还写了一首《与友人说往事》诗: “客里钦州旧梦痴,南门河上雨丝丝。 此生再过应无分,纤手教侬剥荔枝”。 追忆他在钦州这一段情缘。 可以说,齐白石老人笔下的每一幅荔枝画都是寄托着白石老人对生活最朴素最本真的祈愿,承载着他对岭南风物与人文的喜爱与眷恋。 荔枝令齐白石一生魂牵梦绕,也使其终其一生不断创作“荔枝图”。齐白石早期的荔枝作品风格写实,粗笔树干,工笔果叶。 1920年齐白石回京居住后,开始进行“衰年变法”,从而创立“红花墨叶”画派,他认为荔枝红果绿叶,正是他变法的绝好素材,他常说荔枝“入图第一”。因而到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多折枝法,或将荔枝置于提篮中,极力夸张鲜艳的果实。晚年时期,齐白石甚至直接只画几颗荔枝果,沉而透,苍而润,注入深沉的感情,以情动人,体现了齐白石大写意的思想和实践能力。 北京银座2016秋拍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画荔枝继承了齐白石画荔枝的笔墨精髓,他笔下的荔枝枝干线条苍劲遒韧,行笔老辣,笔势多变,凡顿笔、折笔处有如写篆书,富立体感。叶子先以花青加藤黄调配渲染,再以稍浓的墨线迅速勾出筋叶。果实则用鲜艳的朱砂红点画,色与水的巧妙运用,使画出的荔枝犹如刚刚采摘,晶莹的露珠挂在上面,鲜嫩欲滴,使人垂涎。
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运用色点法来描绘荔枝表皮独特的粗糙质感,并配以藤黄点缀出树叶的明暗。在整体构图方面,画面左侧垂下的一束荔枝与画面上方的荔枝交相辉映,使得画面更富张力和延伸感。通观此画,疏密有度,虚实相谐,体现了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对构图极高的经营能力。 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画荔枝继承了齐白石画荔枝的笔墨精髓,他笔下的荔枝枝干线条苍劲遒韧,行笔老辣,笔势多变,凡顿笔、折笔处有如写篆书,富立体感。叶子先以花青加藤黄调配渲染,再以稍浓的墨线迅速勾出筋叶。果实则用鲜艳的朱砂红点画,色与水的巧妙运用,使画出的荔枝犹如刚刚采摘,晶莹的露珠挂在上面,鲜嫩欲滴,使人垂涎。 工笔小虫入画是齐派艺术的特有风格,植物与昆虫小动物的动静搭配结合,更显得画作富有生气和趣味。 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笔下的荔枝,笔精墨妙,形神兼备,并于画上题诗,诗画相融。正如“知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丹砂点上溪藤纸,香满静蓝清露滋。果类自当推第一,世间尤有皆人知。” 诗情画意中洋溢着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对荔枝的赞颂和喜爱之情。 荔枝入画,取其谐音,寓以“吉利”、“大利”、“多利”等吉祥寓意,因此,这样的画作挂在家中定能带来满满的幸福,大吉大利 事事如意! 齐白石真迹展暨齐派国画传世真迹品鉴会正在进行中。。。详见:齐白石传人书画网www.qibaishichuanren.com,欢迎品鉴收藏。。。 上一篇: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先生《牵··· 下一篇:【齐白石艺术中心典藏推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