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谈: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绵阳刀画 |
时间:2018-11-21 11:09:39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刀画作品《齐白石》 体验刀画魅力,感受刀画乐趣。”近日,蜀风刀画社在市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举行刀画展览。数十幅内容各异、色彩鲜明的刀画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参观。日前,记者采访了组织这次刀画展览的蜀风刀画社,走进这个以刀为笔进行艺术创作的群体。 何为“刀画”? 在市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的展览室里,记者看到数十幅刀画作品陈列其中。作品内容有山川树木,有小桥流水,有世外桃源……画面意境深远,色彩鲜丽,极为吸引眼球。随后记者了解到,这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全是以刀具为笔,以西方油画颜料为材料,一刀一刀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被人称作“刀画”。] 什么是刀画?刀画,顾名思义,是用刀来作画的美术作品。据悉,刀画是近年来民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画种,最初起源于吉林省敦化市,后来逐渐从北方发展到南方,从小众走向大众。刀画和其他绘画不一样,它主要以特制钢刀做工具,辅以塑料、海绵、棉布等物品,用西方油画的颜料在画布或画纸上作画。作画时经钢刀推、拉、刮、擦以及用塑料、海绵、纸、布料的拍打、点、染等手法,在纸或画布上涂增和刮减色料完成创作。 说起这次市文化馆的刀画展,就不得不提到绵阳刀画的先行者,今年79岁的耿狄大爷和他的蜀风刀画社。近年来,在耿大爷的努力下,绵阳刀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并且目前还在继续发展壮大中。 古稀老人和刀画社 耿狄自小喜欢画画,后来学习了油画、水粉画,为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1976年,耿狄调到绵阳工作,上班期间因为工作忙,绘画爱好一直被搁浅,直到1998年退休,他又重新拾起画笔。退休后,耿狄最初是创作油画,但他意识到油画无法将他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反映出来。于是机缘巧合下,他碰到了刀画这一艺术种类,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刀画创作。“最初之所以决定学习刀画,是因为乍一接触,就被其明快的色彩深深吸引,刀画雅俗共赏,采用西画的颜料和国画的构图,艺术表现逼真,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艺术表现形式。”自2001年开始,耿狄全国各地找资料、查信息,孜孜不倦地勤奋钻研刀画,创作出一幅幅具有四川风格的刀画作品。耿狄说,他一般在家里画,后来为让更多人了解刀画,他从2012年开始,每年春节都把作品拿到人民公园展览,没想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很多市民点赞夸奖,甚至主动表示想要学习,黄薏霏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春节我和家人逛人民公园,看到一白发老大爷在用刀作画,画出来的作品特别漂亮,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刀画。”黄薏霏说,自己瞬间被刀画所吸引,随即向老大爷拜师学习。随着认识绵阳刀画、认识耿狄的人越来越多,想跟他拜师学艺的人也多了起来,今年年初,耿狄成立了蜀风刀画室。现在,参与学习的已有40多人,其中有80岁多岁的老人,也有10多岁的少年,有闲赋在家的退休人员,也有在职的教师、医生等。“刀画是一门老少皆宜的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学习这门艺术。”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说。 刀画也可以叫“中国油画” “很多人都不知道刀画是什么,其实它也可以称为‘中国油画’。”耿狄说,叫刀画,主要是因为绘画的工具是刀,但除了刀,泡沫、橡皮擦、纸张、旧布等都可以用作工具。绵阳乃至四川的刀画和北方刀画也有所不同。北方刀画作品讲究大气磅礴,最好是用刀来展现,但四川的山水很秀美,辅以泡沫、棉布作画更能突出线条的美感。“刀画是将西方油画的色彩基理、透视观察、质感和立体感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国画苍劲古朴的意境,看起来既像中国画又像油画,所以叫‘中国油画’很合适。” 蜀风刀画社成立一年多以来,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先生忙着教社员作画,自己创作的时间反而少了。他坦言,每次看别人作画,心里就痒痒,按捺不住想作画的冲动。“目前,全国的刀画几乎都是风景画,最近我抽空尝试画了一张张大千的人物画,色彩线条感都还不错,以后蜀风刀画社会试着朝人物画方向发展。” 虽然自己创作的时间少了,但让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说。欣慰的是大部分社员开始能够独立作画了,部分社员作品12月还在高新区文化馆、涪城区文化馆举行了展览。“刀画发展空间很大,我希望能把绵阳的刀画艺术做大做强,力争成为绵阳的一枝艺术奇葩。” (图文/少白公子) 画家简介: 汤发周年少时曾叩拜齐白石最疼爱的小女儿、著名国画家齐良芷女士为师。齐良芷女士亲授汤发周国画、篆刻、书法、为其起笔名子海,号少白,并赠“白石山堂”墨宝一帧和“白石传人”“少白”,印章各一枚。亲得画坛巨匠家传真谛,后在齐良迟、郭秀仪、齐秉正、王砚方等众多齐派大师的指点下,画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其笔下百态千姿的墨虾,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他擅长画鱼、螃蟹、寿桃、蝴蝶、蜻蜓、蝉、小鸡。吸众家之长,将大写意花鸟与工笔虫鸟草有机融汇。并将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传神”的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先生他喜读书史,略晓古今之事,颇舒已怀,日三省而知不足。现为中国齐白石纪念馆特邀画师,齐白石美术馆终生签约艺术家,上海齐白石研究会会长,上海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白石艺术基金投资人,齐白石品牌联盟秘书长,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席战略官,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林禅拳书画院副院长,风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画师,齐白石传人书画社社长,河南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华中地区河南区域齐派创新绘画艺术培训基地总监,中国建设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华中地区齐派书画展销基地总负责人,专门研究“齐派”技法近十年,其中以“画虾“造诣最深,先生笔下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为此,齐良芷女士特为他的作品制定润格和作品集作序。 齐白石真迹展暨齐派国画传世真迹品鉴会正在进行中。。。详见:齐白石传人书画网www.qibaishichuanren.com,欢迎品鉴收藏。。。 上一篇: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汤发周分··· 下一篇:齐白石再传弟子、上海齐白石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