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笔下的虫草世界,天道酬勤,从工匠到巨匠 |
时间:2020-09-15 18:56:10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犹存人世间。 要问余墨哪里赏?上海松江大学城! 1864年,齐白石生于湖南湘潭的杏子坞,原名纯芝。齐家世代为农,幼年的齐白石边砍柴牧牛,边随外祖父读书,闲时常用习字本、张薄纸作画。乡居生活虽然清苦,却让齐白石从小感受田园牧歌的意境。乡间所见的蔬果草虫成为他日后作画的灵感源泉。 《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页十三开之五》29cm×23cm 1942年 纸本设色 龙美术馆藏 15岁时,为了补贴家用,齐白石开始拜师学习木工,肩负起家中长子的责任。一次偶然的机会,齐白石在主顾家中发现了一部残缺的《芥子园图谱》。他如获至宝,将书借回家。晚上收工后,以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用半年时间画完。此后,齐白石以图谱为据,学习花鸟、人物画,画画渐渐合乎比例,雕花木活也花样翻新。27岁时,齐白石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诗画。在胡沁园的帮助下,他辞掉了木匠工作,专职为人画肖像养家。 《玉簪蜻蜓》(草虫册页十二开之十一)25.3cm×18.4cm 1920年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1894年,湘潭秀才黎松安请齐白石到家里为他父亲画遗像,齐白石就在黎家住了下来。黎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齐白石在此结识了许多好友,他们常常一起谈诗论文、宴饮结社。黎松安还是齐白石的篆刻启蒙老师,两人经常切磋。 《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页十三开之二》29cm×23cm 1942年 纸本设色 龙美术馆藏 1904年,齐白石应邀到西安教画,开始了40年人生中的第一次远游。此后,他“五出五归”,遍游名山大川,看到秀美的自然山水,意识到山水画中的技法并不是凭空而来。齐白石在旅途中广结文人雅士,比如在四川结识了黄宾虹,在广西与蔡锷、黄兴相识。远游归来后,齐白石过了近十年的乡居生活。这期间他在花鸟上下的功夫是惊人的,速写的或工笔的画稿有一千多张。 《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页十三开之六》 29cm×23cm 1942年 纸本设色 龙美术馆藏 1917年,为了躲避地方土匪侵扰,齐白石逃至北京。初到北京,他以卖画刻印为生,由于画风冷逸疏朗,不为时人所喜。同是画家的陈师曾非常欣赏齐白石,劝勉他变更画法。齐白石见到黄瘿瓢的画,感叹自己的作品过于“形似”,更坚定了衰年变法之心。 《黑荷蜻蜓》98.5cm×46.5cm 1934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1919至1929年,已近垂暮之年的齐白石幽居谢客,潜心变更画法,这十年的经历被称为“衰年变法”。变法成功之后,齐白石自创红花墨叶一派,画风由疏简纵放转为繁茂热烈。徐悲鸿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至广大,尽精微……由正而变,妙造自然。”他还力排众议,邀请齐白石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任课,告诉学生们,齐白石不仅可以做他们的老师,也可以当他的老师。此后,齐白石的画技不断精进,终至巅峰。从木匠成长为一代巨匠,齐白石靠的是勤奋。居京40年,他只有三次搁笔,一次是母亲病逝,另两次是患重病。 上一篇: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的书画多··· 下一篇:齐白石就是闰土啊,他知道劳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