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汤发周趣谈:竹子的写意画法,分分钟让你成为大师 |
时间:2017-12-12 08:14:39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汤发周趣谈:竹子的写意画法,分分钟让你成为大师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对此很多文人墨客都对四君子情有独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学竹子的画法吧! 一、工笔竹子绘画技法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 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 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竹的生长规律是:从笋内抽出新苗;有枝没有叶叫新篁,新篁长高后放叶; 竹未出笋时就有节,竹干出土后长到七节以上才发枝, 枝左右生长, 每节生出两枝,在外侧的节长, 并且枝多,到竹子梢头则每节生一枝; 枝上生叶,有一组五叶·七叶及十几片叶的不等, 竹叶是从叶柄长够宽度后就向前直伸; 并行叶脉。 步骤一: 用中墨勾竹叶,线条要挺拔。 鸟用淡墨勾出,鸟嘴. 眼. 爪用重墨勾出。 步骤二: 用淡墨按叶筋进行分染, 染时用水线留出主筋。 用淡墨作底染出鸟的躯干. 头, 并根据要求用不同墨色染出翅尾。 步骤三: 竹叶按第一遍的淡墨,留水线,用花青分染第二遍,再用赭石分染一下, 完后再用花青分染第三遍(不留水线),鸟头和背在淡墨基础上再分染赭石, 胸腹用胭脂分染。 步骤四: 用石青分染叶子,画出鸟的嘴. 眼, 用黄色分染眉,然后用淡墨丝毛, 经调整满意后提款盖章。 二、竹子工笔和写意绘画技法 在此按“画竹的由来”、“画竹的艺术”、“怎样画竹”,分几篇陆续介绍,并配上相关的墨竹图。 怎 样 画 竹 我生长在山村,环山皆竹,淡竹、苦竹、毛竹(江南竹)、绿竹、孟宗竹、方竹、黑竹、箬笠竹等种类不少,但据《竹谱》记载我国产竹多达三百余种。我从小很喜爱竹,对竹的生态比较熟悉。从未出土的笋芽,以至清明谷雨时节的新篁竞茁,夏日解箨放梢,秋来摇曳风雨,严冬仍然郁郁苍苍,情景十分深刻。我虽爱竹,但尚无掌握笔墨画竹的能力。早年从瓷器彩绘和画册上,开始摹仿一些墨竹,不甚理解。进学校后才画一些双钩写生,对竹的竿、枝、叶的形态结构,进一步得到了更为详细的了解。在初学掌握笔墨基础上,才逐渐转入用意忆和想象画墨竹。写生时首先把折枝竹子作一番剪裁取舍工夫,反复推敲。或在日光灯影下构成的图影,多观察多练习,最后做到心到笔随,心手相承画出自己所感受的作品。有人说画竹很容易,其实很不容易。白居易《画竹歌》云:“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郑板桥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他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才能获得很高的成就。他说了自己的学画过程:“余始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法。”才能随手写去,自尔成局,神理俱足。 要做到这一层,必须有一番勤学苦练的工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原则,还有如何掌握笔墨去表现的问题。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至为重要的一环。画竹叶的用笔要劲利中见柔和,竹叶可从人字、个字、介字、分字三笔五笔起手,顺手写去,多而不乱,整而不板,密而不塞,下笔要实按虚起,一抹而过,切忌稚弱。中锋偏锋兼有。撇、捺、点、挑、抹并用。竹叶的形态如正、侧、反、复、偃仰、肥瘦、疏密生动有致。不要成平板标本式的叶片。叶有前后阴阳老嫩。墨分浓淡枯湿。注意其中的透视变化。小幅可用焦点法,巨大画幅则可采用多焦点的透视法。 附基本画法图 画竹竿有三难,一是位置,二是笔力,三是墨韵。 经营位置是六法论中之一,普通称构图。应注意到宾主有分,虚实相生,疏密得宜,纵横开合,均衡照应等。这也是一般绘画的共同原则。郑板桥题画说:“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奏,四竿救”。说的就是章法的道理,未必尽善。不可两竿并排如//。不可两竿中间交叉如×。不可左右等角分开如V。其他可照此道理灵活运用。竿的精细横斜有姿,风晴雨雪有态,月中影中有情。真是“意匠惨淡经营中”。画竿用笔要挺直中锋有力,行笔平直,两边圆正,墨色匀停,节节贯穿一气画去。切忌犹豫迟疑,形成臃肿病态。相传竿如篆,节如隶,枝如草书,叶如楷说。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画竹竿可以一笔直上,不分节次,然后以焦墨钩节成之。画竿可以从下而上,也可以由上而下,自由运用。竹竿根端粗,悄端细,中间节渐长,上下节渐短,画节如横隶,上下节贯连,高低倾斜有透视,高去如半月中拱起,低斜如倒钩成半环。 枝分左右互生,不可只偏一边,节枝有粗细各一,老枝节粗健,新枝节润圆。老竿断枝多用破笔,浓淡干湿要分阴阳。叶多枝少如在竹外观,枝多叶少如在竹林间。小枝末端有托叶,又名雀爪,与叶相连。画枝只要求整个的气势贯连,不必枝枝叶叶都齐全。 五代两宋以来,水墨画竹逐渐盛行起来,墨竹原是以书法的笔法来表现,因此前人的题款多用写字而少用画字。所谓竿如篆节如隶,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墨笔是以书法的线入画的,只是线的应用扩大了,把粗细变化,刚柔曲直,多样统一在画幅之中罢了。画竹有双钩法,没骨法,也有没骨加钩勒的作品。或先钩勒后加没骨,或先没骨后加钩勒,甚至采用泼墨泼色作画,皆未尝不可。虽然技法要谨严,但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工具材料是达到创造的手段,只要能够体现画竹艺术美的要求,就不必强求一律了。 这里说一点款题的问题,书法诗词题跋是画的补充,有时画面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果以画增补下去,反而变得平淡,如能以遒劲的书法作合理的款题,它既能增添画意,又能使构图更加丰富完美。好的诗词款题能把画面的空间境界引到时间的扩展,体现有余不尽之意,启发人们的联想,增加感人的魅力,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既然款题是画的补充,那么用什么字体,大小位置如何,甚至墨色的浓淡如何运用,根据原则,各显神通,就不用非难了。 (图文/少白公子) 画家简介: 汤发周年少时曾叩拜齐白石最疼爱的小女儿、著名国画家齐良芷女士为师。齐良芷女士亲授汤发周国画、篆刻、书法、为其起笔名子海,号少白,并赠“白石山堂”墨宝一帧和“白石传人”“少白”,印章各一枚。亲得画坛巨匠家传真谛,后在齐良迟、郭秀仪、齐秉正、王砚方等众多齐派大师的指点下,画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其笔下百态千姿的墨虾,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他擅长画鱼、螃蟹、寿桃、蝴蝶、蜻蜓、蝉、小鸡。吸众家之长,将大写意花鸟与工笔虫鸟草有机融汇。并将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传神”的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先生他喜读书史,略晓古今之事,颇舒已怀,日三省而知不足。现为中国齐白石纪念馆特邀画师,齐白石美术馆终生签约艺术家,上海齐白石研究会会长,上海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白石艺术基金投资人,齐白石品牌联盟秘书长,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席战略官,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林禅拳书画院副院长,风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画师,齐白石传人书画社社长,河南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华中地区河南区域齐派创新绘画艺术培训基地总监,中国建设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华中地区齐派书画展销基地总负责人,专门研究“齐派”技法近十年,其中以“画虾“造诣最深,先生笔下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为此,齐良芷女士特为他的作品制定润格和作品集作序。 齐白石真迹展暨齐派国画传世真迹品鉴会正在进行中。。。详见:齐白石传人书画网www.qibaishichuanren.com,欢迎品鉴收藏。。。 上一篇:家里挂虾好吗——齐白石再传弟子··· 下一篇: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汤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