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不喜欢跟官场接近
齐白石漫长的一生中,经历了前清王朝、北洋政府、国民党政权、日寇占领等各个时期的官府统治,对他来说,这些官府衙门一个比一个腐败、一个比一个黑暗,如狼似虎,欺压百姓,他一介草民只能是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你不喜欢跟官场接近,并不等于官场不来接近你。齐白石小有名气以后,时常要为躲避官场的“青睐”而费尽心机。在他40岁那年,曾去西安访贤会友,有位老乡介绍他认识了名重一时的大诗人樊樊山。这本是一桩风雅之事。樊樊山非常欣赏齐白石的艺术,为他订了一张刻印的润例,还亲笔写好交给齐白石。要知道樊樊山是陕西的臬台大人,他这样看得起齐白石,等于给他做了一个活广告,在臬台大人亲订亲书的润例面前,谁敢不老老实实照价付钱?
樊樊山是真心要帮助这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只不过作为官场中人,他的帮助也脱离不开“朝廷”———他说他5月要进京,可以在慈禧太后面前推荐齐白石,慈禧喜欢绘画,一旦被她看中,也许能够弄上个六七品的官衔,当个内廷供奉。齐白石立即婉言谢绝:“我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叫我去当内廷供奉,怎么能行呢?我没有别的打算,只想卖卖画、刻刻印章,凭着这一双劳苦的手,积蓄些银子,带回家去,够吃够喝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个话茬说了半截,齐白石就离开西安先到北京去了。住到了5月间,他听说樊樊山已经启程了,立马收拾行囊,要先他一步离开北京“逃”回老家。京城的朋友大惑不解,他悄悄对人家解释说:“我怕他真要推荐我去当什么内廷供奉,少不得要添出许多麻烦。我如果真的到官场里去混,那我简直是受罪了!”
如果说,这时的齐白石还可以逃、可以躲的话,那么,在他50多岁定居北京之后就再也无法脱开官场的羁绊了。那些贪官污吏时常上门来软磨强索,令齐白石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为了避开这些闲杂人等,齐白石把自家大门从里头加上一把大锁,有人来敲门,他要先从门缝里看清楚是谁,然后才吩咐佣人是开门还是谎称不在。这种土办法,倒也让不少心怀图谋的人吃了闭门羹。
门上谢客便条体现民族气概
最令后人感佩的是,白石老人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和民族气节。
北京沦陷之后,他闭门不出,也很少见客。当时,齐白石在日本的名声很大,很多日伪高官都想得到他的画作和印章,于是想方设法接近齐白石,请他赴宴,送他礼物,还要跟他合影,邀他去参加各种“盛典”……对此,齐白石一概回绝,他们设的任何圈套都是枉费心机。从齐白石老人在自家大门上所贴的各种谢客的便条,不难看出老人的机智、勇敢和无奈。
起初,他托病不出,贴出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
可是,没有客户也就没了生意,一家人的生计又成了问题。无奈,几天以后不得不补上一条:“若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
这又给那些歪门邪道找门路,搜求齐白石画作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白石老人干脆来个“以人画线”,直接明言:“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下面还有一段告白:“中外长官,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当时常常有些给日本人当翻译的人,介绍他们的主子前来索画,更有些翻译官狗仗人势,登门讹诈。于是,齐白石气愤地又贴出一张告示:“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
这些字条,记录着白石老人在最困难、最黑暗的岁月里,刚正不屈、大义凛然的真实情形。
到了1943年,日寇占领北京已到第六个年头,齐白石老人天天提心吊胆,在忧闷中过着苦难的日子。他已经80多岁了,感到再无精力和心思跟那些小人周旋了。于是,他断然在自家大门上贴出最后一张告示:“停止卖画!”从此以后,无论南纸店经手的,还是朋友介绍的,一概谢绝不画。
家乡亲人知道老人不再卖画,非常担心他的生计,来信问候,他以诗言志:“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表示宁可饿死,也决不去当国贼!
在日寇占领前,齐白石应林风眠先生之邀,曾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授,这本来是很令老人自豪的一件事。可是,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他就坚辞不就了。
抗战胜利后,白石老人恢复了卖画生涯。但是他没有料到,他赚回来的纸币却越来越不值钱了。钞票在老人案头堆积如山,可是老人画半天赚的钱,竟然买不回几个烧饼。
风烛残年的齐白石,陷入了孤苦伶仃的境地。“南房北屋少安居,何处清平著老夫?”诗句中透露出老人内心的凄凉和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