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最大的贵人竟然是慈禧太后! |
时间:2020-01-10 14:56:10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描写了文艺青年方鸿渐和董斜川们对老派文人们的一段嘲讽,两人谈到了有关茶叶之事,方鸿渐道:“......茶叶初到外国,那些外国人常把整磅的茶叶放在一锅子水里,到水烧开,泼了水,加上胡椒粗盐。专吃那叶子。” 后来读到杨绛先生40年代所作的一篇小文《喝茶》,也提到这段趣闻,杨先生文中说:“新近看到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 钱先生随后借董斜川之口,说出了另一位中国老派文人更为滑稽的举动:“这跟樊樊山把鸡汤来沏龙井茶的笑话相同。我们这位老世伯光绪初年做京官的时候,有人外国回来送给他一罐咖啡,他以为是鼻烟,把鼻孔里的皮都擦破了。他集子里有首诗讲这件事。” 这位晚清官员,便是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齐白石人生的第五位“贵人”——樊増祥。 插图:齐白石《高立千年图》 壹 齐白石隐形的翅膀 “贫民布衣”、“草根逆袭”——人们常用这样的字眼来讲述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之路。而若细究这段励志佳话,我们会发现在齐白石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由旧式文人和新式意见领袖分别给予他不遗余力的推荐、引导和帮助。齐式成功的背景与外因,更像是新、旧文化交替中,中国顶级文人、思想家和政客们互相达成的某种默契、妥协,由此诞生出的一枚光芒四射的文化彩蛋。 要剥开这枚彩蛋,我们需要先了解在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前,那些“为他着想”的贵人们。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齐白石在衰年变法前结识的几位“为他着想”的贵人,分别是:启蒙恩师胡沁园、湘潭同乡郭人漳(字葆生)和夏寿田(号午诒)、国学大师王闿运,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人生中的第五位“贵人”——樊増祥,以及他对齐白石影响。 与前几位不同的是,这位樊増祥与齐白石并无同乡之谊,但他对齐白石的举荐、帮助可谓不遗余力。 樊増祥这样的文坛名仕、“省部级”高官,为什么会与齐白石刚一结识,便如此竭力帮助他? 作为晚清旧式文化圈的核心人物,樊増祥的举动当然有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对齐白石本人才华的欣赏,但也不能排除,齐白石——这个布衣出身的中年艺术家对当时代表保守势力、旧式文人圈子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可以为他们的画作代笔、为他们的收藏掌眼,也为他们间的交往提供一种润滑剂和安慰剂的作用。 齐白石与樊増祥结识,得益于夏寿田和郭葆生的引荐。 齐白石书法 1902年阴历十月,齐应夏寿田和郭葆生之邀,首次远离故土,开始了他的“一出一归”。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到达西安时已是阴历十二月底。此时在陕的湖南籍文人圈子中,除了夏寿田和郭葆生外,另一位王闿运的弟子——“铁匠”张仲飏也在西安。 在这年春节之前,齐白石通过夏寿田的引荐,见到了时任陕西臬台(音:nie)的樊増祥。 贰 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齐白石见到樊时,他正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樊増祥(1846—1931年)是湖北恩施人,字嘉父,别字樊山,晚号天琴老人,世人多按其别字称他为樊樊山。 樊樊山的贵人是张之洞。 樊樊山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考上进士,次年秋入荆州幕府,几个月后到了武昌投靠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为其充当幕僚。此后,他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署理两江总督等职务,在官场上,张之洞一直扮演其导师与后台的角色。 樊樊山在政治上迅速蹿红,开始于1900年。 在描述樊的这一政治机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唐朝的案例: 安史之乱爆发时,负责四川地区军政事务的二号人物崔圆,时任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在叛军逼近长安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崔圆从杨国忠处探知了玄宗的心思,知道他可能会入川避乱,于是提前在四川整军备,建宫舍,储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 玄宗一行逃至河池郡后,接到了崔圆的奏表,得知他已在四川提前做好安排。玄宗为此感慨道:“世乱识忠臣。”于是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剑南节度使。当玄宗三子李亨在灵武宣布继位后,这位有“迎驾之功”崔圆也奉命与房琯、韦见素等人赴灵武辅佐唐肃宗。这些经历让他在两位皇帝心中都留下了良好印象,捞取了雄厚的政治资本。至德二载十月,唐肃宗返回长安后,将崔圆升任为中书令,进封为赵国公。 ——樊樊山的得宠,便与唐朝这位崔圆颇有类似,尽管他的官职没有崔圆大、速度也没有崔圆快。 公元1900年5月底,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6月初,共2000人的联军队伍从大沽口登陆向北京进发。16日,慈禧向列强宣战,21日,清廷正式宣战。此后不到一个月,八国联军占领了天津,又一个月后,8月15日,北京沦陷,慈禧太后与光绪逃往西安。 在八国联军进逼津京之际,樊樊山被召进京,以道府在武卫军任事。他权衡局势,密奏慈禧,力请移避“长安”,并且提前赶回西安,在他经营多年的这片地方准备接驾。 因“迎銮”、扈驾之功,在同年11月便擢升为皖北兵备道,着留“行在”(即西安)办事,充政务处提调。慈禧曾手谕皇帝:“自今机要文字,可令樊增祥撰拟,仍当秘之,勿招人忌也。” 齐白石 山水册 册页(十二开) 第二年6月,樊樊山被升任为陕西省臬(音:nie)台,主管陕西的吏治考核、司法刑狱,相当于如今的政法委书记。 有网络资料显示,公元1901年8月,樊樊山继续升任为陕西布政使,相当于陕西最高行政长官。1902年1月8日,慈禧和光绪帝回到北京后,樊樊山又继续授甘肃布政使,两年后他调任江宁布政使,宣统二年(1910)署理两江总督。 而据齐白石自述,当他于1902年底得到夏午诒举荐,前去拜见樊樊山时,是到陕西的臬台衙门。由此推算,樊在1902年底应任职陕西臬台,这与上述网络资料所描述的履历不符,留待考证,也望通过网络请教各位方家。 齐白石首次去臬台衙门,因为没给门卫递小费,因此没被通报。此后夏寿田又替他打了招呼,方见着樊樊山。樊收下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并支付了五十两银子,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更重要的是,樊樊山为齐白石写了一张刻印的润例,亲笔写好了交给齐。 这相当于作为一位“省部级”高官、文学界的领袖人物,亲自为江湖画家齐白石的印章、字画制定出市场价格,为其作品的品质背书。 这在如今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于一介布衣的齐白石来说,应是莫大的帮助。正是有了樊樊山的润例,齐白石在日后行走江湖时便有了一件护身符。 齐白石 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册页(十三开 其中十二开) 比如在1905年7月,43岁的齐白石开始“二出二归”,应时任广西提学使的汪颂年邀请,达到桂林后以卖画刻印为生。他便用樊樊山在西安所定的刻印润格,招揽了很多生意。 除了为其撰写笔单之外,樊樊山还曾经对齐白石表露过,慈禧太后很喜欢绘画,可以推荐他进宫为慈禧太后代笔,做一个可食六品俸禄的宫廷画家,但这一提议被齐白石婉拒了。 樊樊山为齐白石所设计的标的对象,是缪嘉蕙。 在1889年前后,慈禧太后突然喜欢上了画画,经常写些字画赏赐给大臣。但自己一来很忙,二来也不善画,于是让各地为她物色代笔之人。缪嘉蕙,字素筠,1841年出生于昆明,自幼习书画。为逼云南战乱,缪嘉蕙投靠在四川西充做官的哥哥缪嘉玉,仍以卖画为生,并小有名气,四川督抚接到慈禧的诏书后,便推荐其进宫。此后慈禧所赏大臣花卉扇轴等物,均出自其手笔。 叁 樊樊山的另一身份:晚清文坛领袖 据网络资料显示,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薛翔在其位于南京天渡楼,收藏有三页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其后所署年款为:“光绪癸卯三月朔,天琴居士手定。”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之一 私人收藏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之二 私人收藏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之三 私人收藏 光绪癸卯,即公元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据齐白石口述,当年三月初,他便随同夏寿田一家动身进京。樊樊山在西安为他所书这份润例和序言,应是其动身进京之前。 在这份《齐山人笔单》的序中,樊樊山不遗余力地赞赏了齐白石。夸奖他“有奇慧,能雕绘万象,斤风镂冰”,并提到因为当时文坛领袖王闿运的对其印谱赏识,遂招为弟子。 樊樊山在文中将齐白石与清初几乎所有名家媲美:说他具备“国初六家风格”(指清初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的正统,也兼有朱耷、道济、金农、罗聘之长。同时,也提到齐白石性格孤傲,不入官府的清高人格。 樊樊山的《笔单》之所以很管用,除了他的政治身份外,更在于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巨大影响。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细部1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细部2 在文学史上,樊樊山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也近代文学史上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其诗作艳丽,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1894年,他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集付梓刻印,此后又数次整理所著诗词结集付印,共有遗诗三万余首、上百万言的骈文。 樊樊山喜藏书,自中举人之后,开始肆力购书与藏书,其藏书楼名“樊园”,其中藏书20余万卷以及大量书画、碑帖之属。 樊樊山所书的《齐白石润格》细部3 除了对齐白石在《润例》、举荐等方面的帮助外,樊樊山的文学视野、艺术视野也对齐白石画风的转变起到关键作用。 在“一出一归”之前,齐白石常做工笔花鸟、仕女,而到了西安之后,通过与樊樊山等人的交往,有机会近距离目睹他们所收藏的朱耷、金农、罗聘、徐渭、石涛诸家画作,并深受影响,画风也逐渐由工细变为写意。 可以说,齐白石的首次“一出一归”,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画名,更重要的是,他受到夏寿田、樊樊山等人的感染,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其这次风格之转变,为此后的衰年变法打下了基础。 在画之外,齐白石更看重自己的诗,他总结自己的艺术成就时曾将诗排在第一位——“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在诗作方面,樊樊山即是齐白石所学习的对象,也是他的知己。20多年后,齐白石于1928年秋天将自己从1909——1917年定居北京之前的诗作整理成册付印面世,这册名为《借山吟馆诗草》中,就收录了樊樊山此前为其所作的序文。 齐白石《借山吟馆诗草》,其中收录了樊樊山所作序文 “濒生书画皆力追冬心,今读其诗,远在花之寺僧之上。真寿门嫡派也”——金农字寿门,他的弟子罗聘号花之寺僧,樊樊山认为齐白石的书、画一直力追金农,但当读过齐白石的诗之后,方觉得他的诗作远在罗聘之上,真堪谓金农嫡派。 樊樊山在序言中不吝溢美之辞,他说齐白石这段时间的诗“看似寻常,皆从刿心鉥肝而出。意中有意,味中有味”,这样的诗,应该与苦行头陀在长明灯下读,与空谷佳人在梅花下读,与南宋、前明诸遗老,在西湖灵隐、昭庆诸寺中,相与寻摘而品定之。 ——这段充满风雅的赞誉,让齐白石非常高兴。 樊樊山为齐白石所撰写这段序言的时间是1917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一年中,樊樊山、夏寿田、杨度等人所代表的旧式制度彻底破产,而齐白石需要的是一份更新的“润格”,也需要一份新的“护身符”。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伯乐——陈师曾。 画家简介: 汤发周年少时曾叩拜齐白石最疼爱的小女儿、著名国画家齐良芷女士为师。齐良芷女士亲授汤发周国画、篆刻、书法、为其起笔名子海,号少白,并赠“白石山堂”墨宝一帧和“白石传人”“少白”,印章各一枚。亲得画坛巨匠家传真谛,后在齐良迟、郭秀仪、齐秉正、王砚方等众多齐派大师的指点下,画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其笔下百态千姿的墨虾,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他擅长画鱼、螃蟹、寿桃、蝴蝶、蜻蜓、蝉、小鸡。吸众家之长,将大写意花鸟与工笔虫鸟草有机融汇。并将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传神”的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先生他喜读书史,略晓古今之事,颇舒已怀,日三省而知不足。现为中国齐白石纪念馆特邀画师,齐白石美术馆终生签约艺术家,上海齐白石研究会会长,上海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白石艺术基金投资人,齐白石品牌联盟秘书长,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席战略官,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林禅拳书画院副院长,风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画师,齐白石传人书画社社长,河南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华中地区河南区域齐派创新绘画艺术培训基地总监,中国建设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华中地区齐派书画展销基地总负责人,专门研究“齐派”技法近十年,其中以“画虾“造诣最深,先生笔下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为此,齐良芷女士特为他的作品制定润格和作品集作序。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己亥年 【猪年】记于华东上海中国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分院) 上一篇:齐白石国画作品里的大气磅礴和细··· 下一篇:中国篆刻史上最后一位大师--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