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深圳,汤发周按中国传统仪式叩拜齐白石最疼爱的小女儿、著名国画家齐良芷女士为师。齐良芷女士亲授汤发周国画、篆刻、书法、为其起笔名子海,号少白,并赠“白石山堂”墨宝一帧和“白石传人”“少白”,印章各一枚。亲得画坛巨匠家传真谛,后在齐良迟、郭秀仪、齐秉正、王砚方等众多齐派大师的指点下,画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其笔下百态千姿的墨虾,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他擅长画鱼、螃蟹、寿桃、蝴蝶、蜻蜓、蝉、小鸡。吸众家之长,将大写意花鸟与工笔虫鸟草有机融汇。并将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传神”的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素描 齐白石 画像 2016年5月29日-31日,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将在香港JW万豪酒店举行。本季春拍将推出多幅齐白石的作品,无不形神兼备,趣中见妙。其中,亮点拍品包括齐白石《鸢尾蜜蜂》、齐白石《菊花游虾》等。
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美术的冲击是无可比拟的。 自一九一一年清政府的覆亡,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工业化、现代化、消费社会等压倒式地涌入了近乎二百年闭关的东方国度。民国知识分子、艺术先驱,面对国难,呼吁西学东渐,以学西方而抗之。对中国画之改革则分为两派,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主张摒弃文人画,采欧洲之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改造中国画;另是以陈师曾为领袖,延续传统书画,提炼其精髓,再创文人画。择后者而行之的白石老人,取材生活,以大自然为师,只绘所见之物,所作平淡天真,朴素及亲近人民。
齐白石 《鸢尾蜜蜂》 1948年
设色纸本,70x35cm
估价:HKD1,000,000-1,500,000
齐白石善画花鸟、山水人物,可谓一位全能的画家,但他的花鸟虫鱼作品数量众多,成就也最高,生活中平淡之物在他的笔墨下奇趣盎然,令人啧啧称奇。本幅鸢尾蜜蜂为国际知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右下角钤有「张宗宪曾经拥有」。几株鸢尾兰, 片片长叶互有穿插,前后相衬,背向各异,兰花随微风而舞,蜜蜂随花香而至。白石老人曾语“画花卉必须有虫鸟陪衬才更生动” 。这类作品画法乃白石翁独创,兼工带写,又称为“工虫花卉”画法。本幅中,蜜蜂以工笔精绘而出,鸢尾兰则以没骨写意而成,同一幅作品中有虚有实,对比十分强烈。蜜蜂和鸢尾兰在他的笔下,是大自然里相映成趣的一幕,有强烈的生命感,令观者赏心悦目。贺天健有感而发:“他的蜜蜂能画出生命来,似乎还闻得出味道,所以他的画里是香、声、色、味四者俱全。”
齐白石 《菊花游虾》
设色纸本,93x36cm
估价:HKD3,000,000-4,000,000
说到白石翁的花鸟虫鱼,不得不提声誉最高的白石虾了。本次春拍中,《菊花游虾》为其变法后作品,复题于1955年。是时东德访问中国,授予白石老人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的头衔。 这是自两年前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后的又一殊荣。本幅除了写虾之神韵外,也写赤红菊花、墨绿叶,对比强烈,观赏性强。本幅上款陈羽纶,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月刊) 主编,资深编审。多年来担任多部重要英语教辞书、英语词典的编译及审订工作,并翻译多部文学、政治、哲 学、传记等名著,其中以译着《福尔摩斯探案集》最为知名。
白石老人曾谓“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画中群虾远淡近深,虾身呈透明状,虾头黑亮,虾须飘洒,栩栩如生。六十岁之前,白石老人主要临古,师八大、板桥等清文人画名家。习古的同时,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 间”的画旨,经陈师曾鼓励,衰年变法,学人而不似人, 将笔下的花鸟、人物、山水等融入胸中,再将各题材之神韵诠释纸上。而炉火纯青的“白石虾”经过几个阶段的蜕变,或可以虾腿的数量为不同时期的特征。前期,虾腿十只,外形逼真,但无传神的韵味;中期, 虾腿由十只变八只,虾身似乎可蠕动,笔墨有浓淡之变化;到后期,虾腿再减至五至六只,以破墨法,于头部淡墨处破浓墨,笔墨精炼,构图简单,而虾群水中游动,熙熙攘攘,成群闲游,令人称绝。本幅中,虾头以淡墨绘之,在加之浓墨点虾头,形态准确,虽未绘水流之态,却将条条虾须绘到随水流动飘逸。而白石善书,他所绘虾身虾须的线条可以如此传神,得益于书法。看本幅中各虾虾钳开合,虾须线条十分刚劲有力,却毫不凌乱,正是他引书法入画的最佳证明。
齐白石 《铁拐李》 1918年
设色纸本,107x71cm
估价:HKD1,600,000-1,800,000
人物画是白石翁绘画生涯中最早接触的题材,早期以神像、肖像为主,渐渐有了名气。虽然,人物不是他成就最大的题材,但每一幅都蕴含对民生的关心和对世俗的针砭,每一幅都重寓意,富童趣。其中,铁拐李为其反复作画的题材之一,但却很少雷同,幅幅都有不同韵味,幽默机趣,有思想性,有见地。本次春拍呈现《铁拐李》为其年过半百所作,也是变法前早年的李铁拐形象。是时民国六年,为白石初赴北京结识陈师曾后,已返回故乡湖南,或为躲避战乱而居于紫荆山下所作。 本幅和晚年所作李铁拐的神韵都有较大出入,但依然精准地把握了人物特征,神态和面貌的刻画仍可圈可点。只见画中半丐半仙的老头,平和而慈祥,手支下颚,盘腿而坐,无法分辨出此人有仙人之出尘脱俗的逸气。用笔稍微较多,行笔也较晚年为慢,对五官的描绘也较细腻和讲究。和晚年行笔迅速、从简的风格迥异。但据白石老人的题识,本幅是应索画者所求而作,绘毕后却未能满足其要求,所以存以自赏。题识中打油诗直抒胸襟,后题中对世态的揶揄和嘲讽,和晚年老辣的画作一样,有一种令观者会心而笑的机趣、幽默,发人深省,其可贵思想性,实在入木三分。
齐白石 《拈花微笑》 1926年
设色纸本,128.5x42cm
估价:HKD2,500,000-3,500,000
而“拈花微笑”也是白石翁常作的人物画题材之一。“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 乃佛教典故,出自《五灯会元》,述一次佛祖释迦牟尼于灵山会上说法,拈花示众,惟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将正法眼藏传予迦叶,此为禅宗之始。释迦所传其实是一种至为祥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由感悟所得。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他显现出法喜。 齐白石以佛教题材入画,盖因一生与佛家有缘。他曾自述到北京后曾寄住法源寺、龙泉寺及石镜庵,与僧人交往密切。他也自称「心出家僧」,有一颗佛心 。齐白石对佛教慈悲胸怀的感悟,令他笔下的佛像人物虔诚恭敬,妍丽精妙,当中也 能寄托了自己淡然豁达的心境。
本次春拍呈现这幅迦叶尊者和以往正面描绘不同,此画为侧面端坐,似为突出他低眉观花,悟道自得的神态。衣衫线条厚重,和成熟期大写意直笔绘写人物衣纹有异。笔法粗豪有力,而尊者面容寥寥数笔,却精炼到位。只见其深目高鼻,大耳垂肩,显得极为庄重。然而此种意笔又令画作充满禅机,尊者拈花自观微笑亦毫无拘束之气。设色方面亦看出作者的经意,尊者的赭墨袍坚实,而花心的一点明黄吸引观者的目光,与主题「拈花微笑」相互呼应。
而从印章亦可知齐白石的用心,他曾有“木居士”的法号。晚清经学家及文学家王湘绮初见齐的诗画印章道: “你画的画,刻的印章,又是一个寄禅黄先生哪!”寄禅 即黄读山,为近代名僧。而上款人“绍珊先生”未知为何人,齐氏曾为他治印,又画〈铁拐李〉(此画曾于2011年 中国嘉德25期拍会上以782万元成交) 赠之,可见二人交情密切。“拈花微笑”另有禅宗以心传心、心意相通的况味,也许是齐老对友人寄赠的一种情义。
上一篇:齐白石不仅会作画 还···
下一篇:国画标准尺寸及字画尺寸对照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