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文化事业推广部:姚经理15138948246
齐白石文化字画销售部:谷经理17621914697
邮箱:qibaishichuanren@163.com
网址:www.qibaishichuanr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齐白石资讯
笔拓齐白石印谱
时间:2016-04-18 09:52:54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摘要:

      在深圳,汤发周按中国传统仪式叩拜齐白石最疼爱的小女儿、著名国画家齐良芷女士为师。齐良芷女士亲授汤发周国画、篆刻、书法、为其起笔名子海,号少白,并赠“白石山堂”墨宝一帧和“白石传人”“少白”,印章各一枚。亲得画坛巨匠家传真谛,后在齐良迟、郭秀仪、齐秉正、王砚方等众多齐派大师的指点下,画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其笔下百态千姿的墨虾,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他擅长画鱼、螃蟹、寿桃、蝴蝶、蜻蜓、蝉、小鸡。吸众家之长,将大写意花鸟与工笔虫鸟草有机融汇。并将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贵在传神”的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一九七一年前后,我蜗伏在乌蒙群山之中,曾用毛笔和透明纸,摹拓了齐白石大师的三百多方印章。同时诌了一首七古《读齐白石印谱》,如下:

  “湘潭老子画羽虫,蝉翼虾甲有无中。复濡大笔染花草,牡丹欲语叶凌风。其物置侧反若死,花逊气韵虫逊雄。能事兼善持铁笔,一抉云开虹霓慄。刀锋猛鸷如干将,造势黄河东去疾。白文深邃百尺潭,酣畅淋漓百怪蟠。朱字峥嵘龙骨似,嶙峋驳荦色斑斓。硕石巨制尤瑰伟,大气磅礴神魄完。饥鹰掠日奔霆吼,渴龙掀髯沧海寒。纤毫无憾有双璧,雄视百代镇艺坛(指《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及《人长寿》二巨印)。翁许秦汉曰‘不蠢’,破石披沙得其本。遍学古人通古法,脱略蹊径汨畦畛。艺事出新须溯源,复以我心运我刄。若皆以古为雷池,岂唯无印世且泯!迹翁所诣在能变,断金截玉开生面。微觉骏利少浑涵,犷悍之气略可辩。并世缶庐与槐堂(吴昌硕、陈师曾),渊穆精醇信各擅。宁关才力并师承?总缘胸次多书卷。非敢信口论甲乙,期于取舍得明辨。百年巨匠代有人,散绮流霞满区甸。仰前贤兮师吾心,艺事常青天行健。”

  二零零五年筹办个展,书为小卷,加了段跋语,如下:

  “右作初草于己酉、庚戌之际,距今卅有余年矣。时予蜗伏乌蒙山中,教学之余,唯以读书刻印自娱。而鲁难方殷,书焚儒坑,颇以范本阙如为苦。偶然借得白石老人印谱一巨册,诧为奇遇,笔拓全书三百余印以藏。并草就此稿,通篇倾倒赞叹。后返筑垣,从陈师恒安处获缶庐、槐堂诸印谱,眼界拓开,遂于后半略陈新见。涂月僧诗翁见而谬奖,且为润饰数处。去岁检箧偶见,又加修改,遂为定稿。予素喜诗而不能作,唯索居山中时,曾萌学诗之想,陈涂诸前辈亦颇加期许。然此后百业循轨,事务冗繁,乃浅尝即止。今且向老,益不复作此念矣。”

  这部印谱是白石老人谢世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纪念版,开本很大的两厚册,蓝布面精装,上册画集,下册印谱和书法。显然是某革命小将抄家的战利品。代借的那位朋友说,书主同意原价让出,但那几乎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了,不可能考虑。

  笔拓印章是万不得已的苦活。不仅最损目力(细如灰尘的地方都要克隆出来),而且始终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纯粹是提供资料的技术操作,不如临刻摹刻之易得裨益。

  实际在此之前,我已有了几种印谱,最喜爱的大师是吴昌硕。但在拓印过程中,白石老人的胆识令我折服,打开了我的艺眼。诗里这几句就是我的心得:“翁许秦汉曰‘不蠢’,破石披沙得其本。遍学古人通古法,脱略蹊径汨畦畛。艺事出新须溯源,复以我心运我刄。若皆以古为雷池,岂唯无印世且泯。”白石老人说,秦玺汉印的妙处“唯在不蠢”;又说秦汉人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要对他亦步亦趋。与辛弃疾“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之句,同一豪气胆识。后来,我把这种态度浓缩为“法古师心”四字,作为学字学印的总原则和指导思想。古今多见这种实例:盯住一位大师学,死学;学到最后,不仅自己死在大师门槛下,而且把大师本人也拖累掉份。齐白石就身受其害,所以才一再告诫:“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但收效甚微,因为模仿者永远多于创造者百倍千倍。

  一九七三年与陈先生恢复联系,借阅省博所藏《染仓室印存》,初次见到陈师曾的篆刻。朴茂醇和耐玩味,又与齐、吴异趣。而且室号“染仓”,足见对吴昌硕(原名昌石)的景从,然而面目迥不相犯,这也给我予启发。所以诗中三贤并举。而挑明“宁关才情与师承,总缘胸次多书卷”,则是涂师月僧的点化。涂老应我之请,对此诗在句、韵上梳理了一通,后来我自己又作了些修改。如“其物(初稿作‘活物’)在侧反若死,花逊气韵虫逊雄”这两句,涂老删去,我又还原,因为确实觉得齐白石画的花和虫比真物更生动。涂老谢世后,挚友王燕玉教授应家属托请,编遗作为《乐山斋诗词集》,误将涂老修改此诗时的抄件收入,并在长序中列举涂老好句时,齿及拙稿原句“若皆以古为雷池,岂唯无印世且泯”。我读到诗集后,给燕玉老师去信说明,因此诗我早已署名发表于《贵阳文艺》,恐不知情者误会我剽窃涂老。燕玉老师回函说,无意中弄错了,一定找机会更正之。如今,燕玉先生也已作古多年,对我教益最多的前辈已凋零殆尽了。这首七古,现在重读,写得太使劲,形容太多。这是当时读钱钟书先生论东坡诗“博喻”手法,留下的印记。


上一篇:大地赤子齐白石
下一篇:中国名画齐白石画蟹

齐白石书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0229号
齐白石书画院主要经营齐白石书画、齐白石传人书画、齐白石后人书画、刀画教材、家居风水画,专注于研究齐白石文化及传播书画艺术32年
网站制作:和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