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文化事业推广部:姚经理15138948246
齐白石文化字画销售部:谷经理17621914697
邮箱:qibaishichuanren@163.com
网址:www.qibaishichuanr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齐白石资讯
了解了齐白石画中的这些典故,就更能懂他的心
时间:2016-07-06 09:22:39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象外意与文化积淀——谈齐白石绘画用典


文/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本文选自《齐白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三十年来,学界回顾20世纪的绘画,梳理脉络,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个共识:引西润中的融合派和借古开今的传统派,共同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1]在公认的借古开今传统派四大家中,齐白石赫然在目。[2]人们对于齐白石,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得出了宝贵启示,邵大箴即指出:“他的艺术实践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深入发掘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艺术革新的重要途径。尤其像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艺术,如果创作者没有深厚和全面的传统文化修养,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没有沉潜的研究精神,侈谈创新是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的。”[3]其实,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表现为作品的文化积淀,本文仅就齐白石作品的“象外意”与体现文化积淀而用典的关系问题,略举数例,有所讨论。


二、“文之极”与“象外意”


绘画是一种视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讲求抒情达意,更是一种写意文化。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由文人画家倡导,广泛影响了职业画家,成为水墨画中突出发展的品种。写意画的形态比工笔画洗练,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用可视形象,借助题诗、题句表现思想感情。崇尚“象外意”和“取之象外”,[4]有利于注入丰厚的文化内涵,借此实现南宋邓椿强调的“画者文之极”[5]。意在象外的作品,简约而丰美,写所见而画所想,像格律诗一样精炼,幽情远思,耐人寻味,所以又称“无声诗”。在水墨画中,画家表达的意、抒发的感情个性,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往往跨越时空,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成为联系社会群体与历史文化的手段。有点像传统诗歌中的用典。


三、《他日相呼》的典故新解

图1 齐白石 他日相呼 册页 纸本 水墨设色 28.5×17.5cm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的《他日相呼》(图1),画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概括简当,神态生动,水墨浸润,质感逼真,稚气可爱。但主要的成就不在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在于把观察的感悟上升为对历史成说的深思,他概括为四个字,题在画上:“他日相呼”。熟悉典籍的人知道,齐白石题句中使用了鸡为“德禽”的典故,而“相呼”一语,典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由轶事、道德说教等内容组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诗经》引文作结,既不是《诗经》的注释,也不是阐发。作者为汉代韩婴,他在书中说鸡是德禽,具有五种美德,原文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五德之一即是“得食相呼”,[6]意思是鸡得到吃食,就互相招呼,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但是齐白石向来以造化为师,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没有丝毫谦让,也不呼唤伙伴共享,而是互相抢夺。可以想见,他想到:美德看来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小鸡长大了,就会“得食相呼”。所以,他题了“他日相呼”,表达了对文化积淀的反思,对美德形成的深切体悟。用来自实际生活独特感悟、智慧和真知,超越了古人认识,丰富了文化。


四、《草间偷活》的典故活用

图2 齐白石 草间偷活 纸本 水墨设色 30×39cm 1944年 北京画院藏


他的《草间偷活》(图2),画两只毛羽干枯的鹌鹑,目光炯炯,在草丛中觅食,上面题着:“草间偷活愿安详,晓初弟之属,白石八十四。”“草间偷活”也是个典故,见于清初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词曰:“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7]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江左三大家”之一,因一度屈节仕清“草间偷活”,自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所以写下了这首流传甚广的忏悔词。


明清更替,既是改朝换代,又是满汉之争,文人仕隐,关乎民族气节。所以,这个典故,被抗战中不得已生活于沦陷区的齐白石反复使用。远在“九一八事变”后,齐白石就在自传中使用了,他写道:“那年九月十八,是阴历八月初七日,日本军阀,偷袭沈阳,大规模地发动侵略,我在第二天的早晨,看了报载,气愤万分。……后来报纸登载的东北消息,一天坏似一天,亡国之痛,迫在眉睫。……很多人劝我避地南行。但是大好河山,万方一概,究竟哪里是乐土呢?我这个七十老翁,草间偷活,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好得过且过,苟延残喘了。”[8]作此画的1944年,齐白石在《自传》中称:“我八十四岁,我满怀积忿,无可发泄,只有在文字中,略吐不平之气。前年朋友拿他所画的山水卷子,叫我题诗,我信笔写了一首七绝,说:‘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9]


他这件《草间偷活》,是画给学生晓初的,利用“鹑衣百结”的成语和吴伟业词中的“草间偷活”的典故,表达了对沦陷区百姓挣扎偷生仍不得安宁的慨叹。那种无可奈何,那种无比沉痛,在字里画间表露无遗。此外,“草间偷活”也题在《蟹藻图》上,画的是横行的螃蟹,但偷活的却是画面上没有出现的小鱼小虾。虽然,抗战中生活于沦陷区的白石,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正气,并非苟且偷生,但他以这样的典故公开题画,也说明了他的自责之严。


五、《盗瓮图》与典故改造


齐白石的《盗瓮图》(图3),大约作于八十岁,画中一个老者,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看来他因醉酒而昏睡。上面题道:“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同样题材的作品,还有多幅,其中一幅题为《盗瓮图》,大约作于1930年。上题:“盗瓮。宁肯为盗难逃,不肯食民脂膏。”另一幅(图4)作于乙酉,齐白石八十五岁时。上题“《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八十五岁白石老人。”据白石友人胡佩衡、白石弟子胡橐记载,此图画的是东晋毕卓故事。

      《晋书•毕卓传》载:“太兴末,(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11]从中可知,毕卓不是宰相,而是其下的吏部郎。他盗酒而饮,不在退休之后,而在吏部郎任上。齐白石使用毕卓的典故,不是照搬不误,他从绘画的立意出发,进行了想象和改造,把仅当过吏部郎的毕卓,说成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把在任废职盗酒,说成归田后不肯伤廉的行为。唯其如此,他的题跋深刻地指出了一个道理:当盗贼去偷酒,受害者不过一家一户;贪赃枉法,则祸及百姓万民。显然,此图旨在衷心歌颂了为官清廉的品德,同时无情鞭挞贪官污吏。

 

六、《蜡炬图》中语典与实物的结合


 

图5 齐白石 蜡炬图 轴 纸本 水墨设色 178×46.5cm北京画院藏


白石暮年,既画了《螃蟹》,自题“魂飞汤釜命如鸡”,又创作了《蜡炬图》(图5)。后者画一柄立着的两齿钉耙,已经断掉一齿,上面放着一段蜡烛,流着烛泪,快要烧尽。虽然没有题跋,但联系《螃蟹》自感生命垂危的题句可知,此图用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典故,原诗名《无题》,作者是唐代的李商隐,早已收入齐白石二十多岁就熟读的《唐诗三百首》之中。[12]


原诗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值得注意的是,李诗感情深挚,但字面意思关乎男女,而白石画中执著的感情,离不开耕耘。他在1927年即破天荒以柴耙入画,并曾自刻一印:“以农器谱传吾子孙”,此图已经用掉一齿的农器、即将烧尽的蜡烛,都已成为文化符号。把两者画在一起,无疑表现了“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立意,强烈地表达了老人暮年的心声。


七、《瓷盘蜜蜂图》与典故中的通感

 

图6 齐白石 瓷盘蜜蜂图 图录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齐白石作品选集》中


        齐白石的《瓷盘蜜蜂图》(图6),没有创作年代,画中只有一个瓷盘,还有一只落在盘上的蜜蜂。瓷盘寥寥数笔,淡墨写成,盘边被画省略,画法是写意。蜜蜂刻画精工,伏在瓷盘中,腹部略用黄色,画法是工笔。画的右边自上而下题字一行,文曰:“能喜此画者他日不得无名,白石。”为什么说喜欢此画者将来一定成名?这幅画到底哪里引人入胜?是工写结合?是布局奇妙?其实都不是,要解读这幅画,就必须了解画史。所有宋代画史中,都记载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典故。此典见于宋代俞成《萤雪丛说》,原文云:“宣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轮选几许人也。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可得而形容,无以见得亲切。一名画者,克尽其妙,但扫数蝴蝶飞逐马后而已,便表马蹄香出也。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较出者为优。” [13]


         不知道齐白石有没有读过《萤雪丛说》,但1917年他来北京的当年,就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陈师曾,相交莫逆,直至师曾去世,有诗称“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14]陈师曾著有《中国绘画史》,在宋朝之画院一节中记载:“政和中,兴画院……以敕令公布画题于天下,试四方之画人,其试法以古诗命题,使之作画。今举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之句,则有画一群蜂蝶追踪驰马者,以描写香字。” [15]


         以陈齐的密切关系推论,齐白石了解这个画史典故,受到“踏花归去马蹄香”构思的启发,是可以想见的。绘画只能画形象,不能画香气,追逐马蹄的蜂蝶,虽属视觉形象,但可以唤起通感,使人犹如闻其香的感觉。白石的《瓷盘蜜蜂图》,画一只蜜蜂被空空如也的瓷盘吸引,伏在上面不肯离去,认真看画的人不能不追问原因,追问者会想到,也许盘子上放过流蜜溢香的水果,水果被主人吃掉了,但残汁尚存,余香犹在,所以吸引了蜜蜂。如果这种分析无误,那就说明白石从“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创作,吸取了以形写香的经验。他在题词中的许诺,恰恰表现了白石对文化积淀的高度重视。


小结


         传统的中国画,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诗书画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三绝”同时在画上呈现,更重要的是艺术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的融会贯通。齐白石自幼就随外祖父读《千家诗》,青年时代拜文人画家胡沁园为师后,从熟读唐诗入手开始做诗,三十岁后与诗友结成“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进而拜在王湘绮门下,诗画篆刻渐渐成名。[16]他很看重自己的诗,曾对胡絜青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对胡佩衡父子说:“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17]他的诗真情流露,坦荡自然,达观诙谐,充满泥土芳香,用典不多。但他诗社时代的诗友,不乏能用典故之人,[18]他把诗词用典的手法用于画中是顺理成章的事。


         诗词中的典故,可以简称为诗典,一般指典籍中的掌故,可细分为事典和语典,既来源于人和事,又离不开词语的精练表达。词语表达的人和事,或者品格精神,虽有特殊的历史情境,但不乏引申出的普泛意义,虽有具体所指,但透露了经验智慧,可以帮助状物,更能支持抒情。精练的诗词由于用典,往往在比拟贯通中超越时空地驾驭神思,扩大内涵,丰富情韵,增加风采,扩大意境和升华境界。诗词中使用典故,纯靠语言,画中用典,可以简称为画典,既有题词题句,也离不开视觉图像。画中用典,始于兼善诗画的文人画兴起之后,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主要是用古人的笔墨图式,既用既成图式背后的意义,也用有一定表现力的笔墨程式。就后者而言,清初四王的山水,就是用黄公望的树石图式。


        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除去使用前人积淀的笔墨图式之外,也像诗词用典一样,一是用事,比如“毕卓盗酒”;二是用语,比如“见食相呼”、“草间偷活”、“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踏花归去马蹄香”。但不管用语典还是用事典,都与来自生活的图像结合在一起。此外,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用事典敢于改造,通过改造而赋予新的意义,如《盗瓮图》。其次他用语典——亦即用古人诗文中的语句,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结合实际的观察感受给予批判性的阐释,如《他日相呼》;二把抽象语词赋予可感形象,并联系生活境遇加以发挥,如《草间偷活》;三是把古人诗词名句图像化,结合其他文化符号表述生客的立意,如《蜡炬图》;四是暗用语典,不显示词句而从中获得艺术表达的启示,如《瓷盘蜜蜂图》。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善于在感受生活中灵活而有创造地运用典故的原则。


        不能说画中用典是白石艺术的普遍特点,但他创造性地运用文化积淀增强文化厚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成就,仍然给我们以宝贵的启发。


 


上一篇:【中心推荐】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下一篇:齐白石和徐悲鸿两位大师双星合璧···

齐白石书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0229号
齐白石书画院主要经营齐白石书画、齐白石传人书画、齐白石后人书画、刀画教材、家居风水画,专注于研究齐白石文化及传播书画艺术32年
网站制作:和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