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爆发了资产阶级“辛亥革命”,莅年成立了“中华民国”。 齐白石寄萍堂晓霞山居图记 甲午元春北京画院丑石克明左笔敬绘 万竹滴翠晓霞巅,见贤思齐续有缘。 岁逢甲午殷探看,别来无恙可安然? 满目梨花白胜雪,惟吾德馨已空前。 女娲炼石补天裂,卞和抱璞弥地缺。 文人墨客争翘楚,衡岳七十二峰间。 江山如画总流连,破笔成塚心岂甘! 帝子乘风抚舜野,斑竹有泪啼杜鹃。 叹母闻铃杏子坞,诗书挂角牧牛还。 夜照松明不偷闲,满塘星斗醉谪仙。 鬼斧神工开天物,白石舖里百梅轩。 沧海一粟思永年,三山六水一分田。 短漏更天行大道,长绳系日照无眠。 笔架云毫书蕉雨,灵光墨海舞龙泉。 春温桃柳破冰旅,秋艳枫菊横蟹先。 草间偷活怜蜫小,松青石寿梦月圆。 人生若寄飘萍远,五出五归绘宏篇。 一家草木黄河渡,胜似秦王赶山鞭。 北派南宗图破壁,潇湘春水绿长安。 开国大典瞳瞳日,北定京师斗指南。 更喜桃李遍天下,至今犹忆三馀篇。 注:1917年,为避家乡兵匪之乱,齐白石离开家乡,只身赴京;后又因张勋复辟之乱,随郭葆生避居天津租界数日,回京后的齐白石以卖画、刻印为生。 像许多文人一样,齐白石刚开始“北漂”时,就抑制不住思乡之情,写下了《燕京果盛有怀小园》: 家园未剩闲花地,梨橘葡萄四角多。 安得赶山鞭在手,一家草木过黄河。 赶山鞭:白石诗草二集自序,越己未,乱风稍息,仍窜京华,临行时,家人外,为予垂泪者,尚有春雨梨花。过黄河时,乃幻想曰:“安得手有赢氏赶山鞭,将一家草木过此桥耶? ”己未:民国八年就是1919年(农历己未年 )。 注:第一座黄河大桥始末。 历史回顾 1906年 中国第一座跨黄河铁路桥开通。事实上,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郑州交通志》记载,1889年,张之洞建议修筑卢汉铁路(后改名京汉铁路)以贯通南北。修建卢汉铁路的最大困难,是通过黄河天堑。经过近4年的勘察,大桥最终选址在郑州北邙山山脉尽头,距黄河河槽约3公里。1906年,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建成的大桥长3015米、102孔,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也称京汉黄河铁路大桥。从此,郑州与铁路绑在了一起,并因铁路而兴。目前,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有一段长约160米的铁路桥遗址,就是这座大桥的见证。 沧桑老桥 A.两节车厢坠河,300余人死亡。大桥通车后,当时的车速很慢,时速只有10公里,后来提速到15公里,还是单线桥。不过,大桥的建成,为郑州成为国内交通枢纽奠定了基础。据郑州铁路局史料记载,初期施工时,由于比利时公司不顾工程质量,盲目加快速度,尽量减少投资,在施工期内就有8个桥墩被洪水冲毁。大桥建成后不久,曾遭受4次较大洪水袭击,桥墩被冲歪,中断行车,每年汛期均需抛投大量石笼防护,耗资巨大。其中,1925年1月,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因设计问题,桥桩不堪重负,致使两节客车车厢坠入河中,300余人死亡。B.连年战争,大桥几遭破坏。黄河铁路大桥作为南北交通之要冲,在战争年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战争中,黄河大桥被炸3次,正常客、货运都难以进行。后来,大桥继续遭到破坏。郑州解放后,中原军区接收的黄河铁路桥早已残破不堪。 1952年11月,大桥的加固工程竣工,列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安全通过大桥,运输能力超过原建桥梁设计能力的10倍。1958年7月,黄河中下游出现特大洪峰,郑州黄河第一铁路大桥不堪冲击,遭受重创,经检测,它不再适合通达火车,修缮加固后改作通行汽车。 重建新桥 黄河铁路大桥两年内建成。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黄河大桥。为确保南北交通,1958年,一座新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大桥在老桥附近破土动工,这就是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不到两年时间,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全长2889.8米,有72个桥墩。新桥通车后,京汉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完成历史使命,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拆除,只留下南段5孔160米桥梁作为文物保留。当时,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不过,在2001年6月19日,开始对通过郑州黄河桥的货车限速每小时55公里,这也成了京广线上一个长期限速点。目前,大桥已运行54年,现大桥行车速度为客车时速110公里,日均通车140对,平均每三四分钟就有一趟车经过。54年来,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与京广高铁郑新黄河桥、郑州车站、郑州东站、郑州北站(即“两桥三站”)一起巩固着中原铁路枢纽的地位和心脏作用,也因此而成为中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河南商报) 寄萍堂: 梅公祠的典期已经满了,人家要了回去。白石就在余霞峰山下,茶恩寺茹家冲那个地方,买了一所房子和二十亩水田。房子很破旧,四壁通风。他在搬家之前,花了半个月时间,操起了木工器具,把房子翻盖一新,取了“寄萍堂”的名。在堂内,他又盖了一间屋子,叫“八砚楼”,把他外游时得到的八块砚台,放在了那里。茹家冲在群山环抱之中,树木葱郁,四季如春,风景十分优美、幽静。这里在白石铺的南面,相距二十来里。西北到晓霞山,也只有三十来里。东面是枫树坳,那里长着百十来株粗大的枫树。这是历经百年的老树,枝叶繁茂,夏天绿荫如盖;秋日里,丹枫如血,远远望去,象一簇簇燃烧的火,给这绿色的世界,湛蓝的秋色,平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情趣。西面,长满了千年的古松,郁郁葱葱,古朴苍劲,一条小溪逶迤弯曲,汩汩地缘山流着,家安顿好了。 转眼又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油菜花盛开着,掩映在青翠欲滴的树木草丛之中。在和暖的阳光里,五颜六色的蝴蝶,轻盈地飞舞着,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白石起得很早。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穿着洁白的衬衣,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背心,从屋前走到屋后,仔细地观察着各种花儿开放的情景。花的颜色、神韵、形态,只有清晨这个时候,才看得真切、生动。 早饭后,他带着儿子、孙子,在屋前屋后,又种上了他喜欢的花。他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的。曾经是一片荒凉,在他们一家辛勤的汗水浇灌下,变样了。果树生根了,展叶舒枝,花儿怒放;池塘里鱼虾,自由地游动着。绘画是他田园劳作的延伸,田园劳作是他绘画之余最好的休憩。 这几个月,他把八年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新画了一遍。昨晚完成了最后的一幅。合起来一共五十二(五十六?)幅画。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成了《借山画图》。这既是他八年间人生旅程的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他艺术实践的结晶。种好最后一棵梅树,他回到画室,喝了杯茶,提笔给一些作品补题记。 五出家归之后,白石在早已迁居的茹家冲筑室家居。他希望在这宁静、优美的山村,隐居下来,不再远游了。他已经五十岁,处世的日子不多了。清末政治的腐败,外国人的侵入,他的心境悲凉到了极点。他深感自己一介布衣,无法力挽狂涛,给多灾的祖国一点什么帮助。他只有一管笔,彩色的笔,只能用它抒发自己对于故土、对于家乡父老、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眷恋之情,寄托他的全部爱与恨。他决心走雪个的路,在这寂静的群山环抱之中,把他所思、所虑,都倾注于笔端。 茹家冲这个新宅,经他连年精心的整修,渐渐有些规模。白石和儿孙们一起动手,把屋后的一孔泉水引了进来,从此也不必去汲水,十分方便。寄萍堂的布局、陈设、用具,都是他亲自设计、亲自制作的。奔波、辛劳了大半辈子,如今总算有了一个比较舒适的栖身之所,可以从容地进行艺术创作了。 第二年,也就是他五十一岁时,他同春君商量,儿子都大了。长子良元二十五岁,次子良黼二十岁,应该让他们独立生活,成家立业,挑起家庭的重担,经些风雨,总比在父母的怀抱里坐享其成要好。免得自己百年之后,儿、孙尚不能独立生活,那倒是件终生的憾事。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良元、良黼各自分炊,独立门户;三子良琨,才十二岁,跟着父母身边过。他把自己多年来画画艰难积蓄起来的钱分给了儿子们,让儿子们学会自谋生路。家就这样分了,但仍然住在一起。 屋内寒气逼人。他站了起来,披件衣服,点着灯,坐在画案前,慢慢地磨墨,静静地思索。在沉静中,他展纸疾书,写下了祭文:“...幽栖虚堂,不见儿坐;盖棺痛哭,不闻儿应。儿未病,芙蓉花残;儿已死,残红犹在。痛哉心伤,膝下依依二十年,一药不良,至于如此!⋯⋯”他写着,写着,泪水模糊了视野,一滴滴落在纸上。 这是民国二年的冬月。清王朝被推翻已经一年了。开始,山村的人们喜庆过一阵子,但是,没过多久,一切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衙门不叫,称之为政府,不过做官的依然是那几个人,只是辫子剪了,马褂换成了中山装。至于乡村父老,依然纳税缴租,过着十分悲苦的生活。 转眼又到了春天。在雨水的前四夭,他买了三十多株梨树苗,带着儿子、孙子,一棵一棵地种在寄萍堂的旁边。树苗很壮实,有过膝那么高,是他精心挑选的。他想到了苏东坡就种树说过的两句话:“太大则难活,小则老人不能待。”因此,他不敢选太大的苗。可是,自己已经是五十二岁的人了,到这些树苗长大结果,恐怕自己不在人世,吃不到了。想到这里,想到早夭的良黼,不免愁肠百结,感慨系之。 一九一九年三月初,局势稍稍有些平静。白石决心北上。早饭后,他强抑着别离的痛苦,踏上了去北京的路。湘谭的阳春三月,是多雨的季节。黛青色的群山,葱郁的树木,沉浸在烟雾之中。寄萍堂前的梨花,在细雨中怒放。自石满怀离情别绪,在春君的相伴下,支着伞,迎着雨,匆匆上路。道路旁,水珠顺着青青的竹叶,无声地、静静地淌着,好象是她和他的泪。到长沙住了一夜,买了张车票,他登车北去。但他的心还留在杏子坞、寄萍堂,留在春君的身边。列车昼夜不停地奔驰着。错落的群山,闪光的湖江,碧绿的田野,不断地、匆匆地从窗前闪过,他无心眺览。一种从未有过的空落、孤寂的情感,充溢着他的脑海。 后来,在他的诗草自叙中,有这样一段文章,记述了他当时的心境:“过黄河时,乃幻想曰,安得手有赢氏的赶山鞭,将一家草木过此桥耶!” 笔銘:破笔成塚,於世何补?笔兮笔兮,吾岂甘与汝同死!癸亥二月白石山翁 晓霞山:晓霞山位于湘潭县南部,是南岳72峰之一,山脉逶迤,南至天马山,北抵天子坟山,擎天耸立,气势磅礴。晓霞山峦嶂中有三峰,凹凸匀称排列,形如笔架,故又名笔架山。山高海拔451.3米。其间林谷深邃,小竹丛生,素饶竹笋,故亦称饶笋山。 三馀: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寿者劫之余。齐白石句 晓霞山 晓霞山位于湘潭市区东南约50公里的湘潭县中路铺镇内,虽名不见经传,却可以作为湘中名山来论。 1987年香港南方书屋出版的《黎锦明中篇小说集》的后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南岳衡山逶迤北上,入湘潭县境,有一段支脉名晓霞山。这一带山峦迭翠,溪水长流,文化长达,民心进取。清澈的溪水,翠绿的楠竹,洁白的山茶花,淳厚的民情风俗,特别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那勤劳、朴实、正直的坚毅的品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哺育了一批人物的成长。在语言文学和音乐绘画方面,曾经作出过较大贡献的齐白石、黎锦熙、黎锦晖和黎烈文等,都是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钟山川之秀气,得先辈之精灵,黎锦明也是在这样一个富有文化传统家庭的熏陶下,在晓霞山麓这肥美土地哺育成长的现代作家。”可见作者对晓霞山的俊秀山川和人杰地灵是十分推祟的。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湘潭县志》卷一《山之类》有这样的记载:“晓霞山,近中路市,县南七十里,高耸东向,晓日晴雾,霞光烁然,故名。”《湖南通志》:“晓霞山在县南七十里,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形东向,日照其顶,云霞灿然。元姜天麟筑室讲学于上。”清光绪《湘潭县志》载:“南宋绕张 讲学于此。见晓日东升,霞光万道,金光黛色,遂称饶笋山为晓霞山”。1947年《湘潭文献》第十期刘延襄《晓霞山》一文载:“晓霞山原名饶笋山。晓霞山之峰,起伏不一,或数里而中断,入数里而中忽化而为湖”,“山势亘绵三十余里,层峦叠峰,高耸云间。由北而望,三峰鼎峙,如笔架然。士人又称笔架山。”“山中泉流,涓涓不绝,春夏则奔流入涧。”“其中鸡鸣犬吠,花香袭人,树木葱茏,苍翠欲滴,有桃源仙境之慨。”晓霞山之秀丽景角、独特风貌,被历代名人如此推祟,作为现代人不能不乘兴一游。
山川秀色 晓霞秀色,历代多有描述。其实晓霞山之俊秀,远非地明霞独秀,而是千姿百态,奇特无比。齐延襄在《湘潭文献》中虽说晓霞山有桃源仙境之概,但也没有细述,因为他没有研究和体验。 晓霞有三奇: 一是山势奇。晓霞山南北走向,面朝东,气势磅礴,绵延30余里。山势东向耸立,山脉东面坡陡,有的地方甚至成绝壁,险峻无比;西向平缓,山峦叠峰,山脉相连,主峰晓霞峰,高耸入云,两侧山脉逶烘托,向东远望如雄鹰展翅欲飞,有腾倾家荡空万里之威势。向北远望,晓霞似一马当先,身后万可奔腾,有排山倒海之势。向西望主峰,三峰鼎峙入云,如笔架,故当地人又称之为笔架山。沿主峰向北,依次有风车坳、凳子岭、高崖岭、狗头寨、白竹坳、拗柴岭、寒婆坳、狮子口等。南向有胡家岭、莲花寨、紫荆山等,山脉折西有九峰寨、芙蓉寨等。山山寨寨,都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山脉相连,围成一个字形向北开口的石潭坝小盆地。主峰之东有一半圆小山,形似葵扇,名曰扇子排,大小山头主次排列相依,宛如屏障。山北半山腰有一奇岸,耸立山腰,形如鸡公,称鸡公岩。晓日东升,石岩披霞,灿然如金,又称“金鸡报晓”,为晓霞山一景。相传,古代有一鸡公妖,每当农村收割季节,便晚上下山去吃稻谷,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农民求天神保佑,烧香拜佛,感动天庭。一日,忽然黑云蔽日,雷声滚滚,雷神打死了鸡公妖,使它变成了岩石。乡人称此为鸡公岩,还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镇鸡庙,高丈余,占地10余平方米,现在毁了。 二是沟深水奇。晓霞山凌空面东,显其险峻。而西、南侧山岭相连,沟壑纵横,深不可测,又有几分神秘色彩。从主山脉而北有板桥沟、沧水沟、沈家洞、杨家冲、赖家冲等;而南有周家洞等,高低落差数百米,从沟底爬上顶峰,最长达10多华里。 人行峡谷,如入洞中,两旁山耸入云,中间小道蜿蜒,沟底有清泉潺潺。两旁山上树木,结成连理,遮天蔽日,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有凉悠悠之感。有时看看到了绝处,忽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小谷地,有农舍二、三栋,农田几丘,桃红柳绿,鸡鸭成群。更奇是晓霞之水。“晓霞之水天上来”。晓霞山沟壑纵横,小溪遍布,清澈如镜,遇有落差较大之石壁,又如披珠漱玉。山中各处,多有清泉涌出。离主峰顶仅几十米处,就有一泉,流量如手车水,已修一池塘蓄之,下润田地。凳子岭顶,也有泉群,已建成了一小型水库,灌溉山东荷塘和山西石潭坝之农田。山间农家都饮井水,有的用竹枫接石壁泉水入厨,如城里自来水一般。每到春夏,充沛的雨量使各条山溪暴满,溪水如万马奔腾,响声如雷,蔚为壮观。像群山之中镶嵌的一块明镜般的印子山水库,更使晓霞之水即有小溪流的韵致,又有大湖泊的秀丽与温柔。上千亩水面的库区水平如镜,山峦倒影,水鸟翔飞,鱼跃碧波,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身临其境,如入仙山琼阁,令人留连忘返。 三是云雾奇。晓霞山顶,云蒸霞蔚,自不待说,晴日登临,可在云海中观日出。又因云雾水珠反射太阳,多有彩虹。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之状。过去山上僧人以为是“佛光”,有不少人为拥抱“佛光”而跃下舍身岩。更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里生出的云雾,如白练缠腰,轻纱飘缈,如临仙镜。齐延襄曾描述:“每值春夏之交,恒出云如匹练,潢曳岭腰,推行其速,士人称为挨山白。须臾布满山谷,黑云泼墨,弥漫天际。风习习于树梢,顷刻间风声壮烈,怒涛奔腾驰骋,急雨如豆矣!
对于晓霞山的俊秀山川,历代有不少文人吟诗称赞,这里引出几首近人诗词,以飨诸君。 清周兆鹏《九日登晓霞峰》诗云:“晓霞黄叶感深秋,凭眺无聊客绪抽。落日旌旗关塞冷,浮云沧海古今愁。一篱菊影欺蓬鬓,千里涛块碍钓钩。且欲追寻烟寺去,万缘涤净酒盈瓯。”清末湘潭文人、龙山诗社与罗山诗社成员王仲言《九日游晓霞山圆通庵》诗云:“策马新从岳顶回,又携双屐晓霞来。危桥细路行人少,古木寒云老鹤哀。笑指名山思结宇,醉招良友共登台。紫萸黄菊皆堪把,郁郁愁怀且暂开。”又“雨桧风徨绕讲台,秋光遥逐雁行来。赪廊落叶纷强如织,碧殿重阳黯开来。俊鹘隔林如欲语,孤猿抱树为谁哀。寒山踏遍寻归路,冲破疏烟步月回。”
佛禅圣地 天下名山皆佛占,晓霞山的秀丽山川,自然吸引了众多佛道弟子。相传,晓霞山仅主峰周围原有佛寺道观达48处之多,现在大多仍可找到遗址。解放后,保存时间较长的有圆通寺、白衣庵等。 圆通寺位于晓霞山中部林深竹茂之处,与鸡公岩遥遥相对,俗称下庵子,是规模最大的一寺,其建筑辉煌,分前后二进。前进有大门三孔,中门最大。上面嵌有祁阳石刻的“圆通寺”。两旁有联:“圆泽三生石;通天百尺台。”为清光绪举人、湘潭文人马瑞图题写。另有一联为“千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乃湘潭文人陈琪写于民国壬申岁(1932年)孟冬之望。厅上中立有刘备、关云长、张飞三三镀金塑像。关云长两旁联曰:“立志在汉朝,削魏吞吴,安邦护国扶社稷;精灵贯日月,青龙偃月,殄灾降魔庇下民。”靠背有雷祖老爷等三尊菩萨。后进中立有一尊如来佛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上有“佛法如天”横匾。两旁有小菩萨,菩萨左旁吊有大鼓,右旁吊有铸钟,如来佛菩萨背后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屈膝盘足于莲台之上。前进与后进之间,两旁有墙连续,墙内左立十八罗汉菩萨,右立二十四诸天萨。屋后为空坪。坪正中设香炉。左边有大白果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约有数百年历史。右边有“飞来钟。”传说是某年旧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乡人组织20盏龙灯狮子,上山庆贺观音诞辰。当晚四境有万余民众参加,尽情地观舞,热闹非凡。却谁知,猛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人们只得回家休息。第二天,乡人继续来寺庆贺,竟发现寺内多了一口大钟,重约4000余斤,上有“苏州”二字。估计是苏州铸造。传说钟从南岳衡山飞来,故名。遗憾的是圆通寺在五十年代末被毁,大钟也炼了钢铁。寺址作了国营晓霞林场总部达30年。大白果树也被砍伐。如今发出新蒸也有合抱大了。 中林寺俗称上庵子,位于主峰西北离峰100多米,离圆通寺约300米,寺内雕梁画栋,飞金流银。规模为一进。中立观音镀金菩萨。有两副门联,一副是:“中通,仙境;林无俗情。”四十年代修葺时,为镂心诗翁林薮题写。另一副是:中通通四海;林中好避秦。“佛堂长联曰:“举目望西天,诚意诚心,归菩提无树;低头思东土,充情弃欲,渡若海有舟。”是国民党中央政府监察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黎雨民(1873—1938年,湘潭县人)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蒲月谷旦。诗寺于五十年代末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五工区。 白衣庵位于山东凳子岭上,寺规模略小于中林寺。四周树木葱茏,古木参天。寺中立送子娘娘镀金菩萨。此寺亦于五十年代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四工区。 晓霞山寺庙遗址,除上述三处外,还有志庵子坪、镇鸡庙等数处。屋址明显,废砖弃瓦到处可见。还有许多墓碑及碑刻。墓碑上尽是“佛光无边”、“肉身合一”、“法力无边”等字眼。在圆通寺遗址上,有数块记载圆通寺重修经过及寺庙管理的田土山林的碑刻。可见当年晓霞山确与南岳衡山一样,是一处佛禅圣地,不过规模小些罢了。
地灵人杰 晓霞山地灵人杰,在它的哺育下,山上走出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人。 山西北菱角村长塘,诞生了全国和名的黎氏八骏,即语言学家黎锦熙等兄弟8人。长塘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林木苍莽,芳草如茵,小桥流水,竹篱炊烟……古朴的山村充满了田园诗意。垅中,十里平川,良田千亩,一条溪水缓缓流过,清泉汩汩,四季不枯,人们叫它杉溪。长塘对面是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的罗网山。晚清湘潭诗人王仲言在《杉溪晚眺》诗云:“幽绝乡村地,秋光满目前。黄花霜里远,红叶雨中妍。古戍下飞鸟,空山鸣乱蝉。忽离邻犬吠,有客过溪边。”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旖旎风光。长塘黎氏故居是一栋占地约20亩坐东朝西的土墙瓦屋建筑,第一道槽门和正堂大门朝西,正屋13间,除厅堂外,都是卧室。前“进”正厅曾悬有一块“美意延年”巨匾,是民国总统徐世昌在黎松庵五十寿诞时书赠的。黎松庵曾在此与友人成立罗山诗社和创办杉溪学校。黎氏兄弟都是在杉溪学校启蒙的,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为他们后来的建树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晓霞山东麓之杏子坞星斗塘,诞生了世界文化名人、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山东山西这两位名人,来往很密切。齐白石曾无数次翻过晓霞山,来到长塘,与黎松庵等人切磋诗、画、印技。晓霞山的钟灵秀色,飞涧流泉,奇花异草给了他深深的启迪,并在他的国画创作中多有体现。他的山水画,基本在长塘习成。画山,山则峻峭、凝重;画树,树则苍劲、茂盛,给人美好的意境。齐白石在回忆到长塘与黎松庵一起画画、刻印的情景时曾写道:“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风雨一天拖两屐,伞扶飞到赤泥来。”罗山风光之秀丽,颇能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描绘之景象媲美。白石老人满90岁时,在给黎松庵的信中写道:“安得化身为蜗斗,负其庐置于罗山之侧。”双说:“安得安闲形似旧,卧君书屋听溪声。”
晓霞山周围,除黎氏兄弟与白石老人等蜚声国内外,还有曾任《大公报》主编的张平子,诞生在晓霞山白竹坳南的新塘冲。另有前清举人齐葆吾、马瑞图,书法家陈琪等,都是晓霞山的精英。民主革命时期,还有胡佑生、张忠廉等领导的湘潭地下党长期活动在晓霞山。
物华天宝 晓霞物产丰富,历史上有“晓霞四宝”,即饶笋、荆芥、玉米、油茶。清康熙县志和齐延襄《晓霞山》载:晓霞山物产丰富,以竹为最盛。岩谷之间,几乎没有空地。满眼青绿,在花晨月夕之时,筛影在衣襟之上,令人有出尘之想。“竹筠鲜美,丛箭甘芳,采掘旋生,日可三四。“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笋干出售。用竹子造纸,”当年出产竹纸,约值数万金“。建国以后,晓霞山加快了建设步伐。1959年8月,县政府在此建立全县唯一的国营林场,造林3万多亩。现在檫、杉、国外松、楠竹都已成材,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同时使山林茂盛,郁郁葱葱,百鸟和鸣。还有野猪、野兔、山鸡等出没,更增添了旅游的情趣。特别是林果如板栗、桃、梨、杨梅、柰李、葡萄等名扬四方。油茶产量可观,每年深秋初冬,雪白的油茶花把晓霞山妆扮得特别秀丽。山东南之白石铺,盛产湘莲,历代都是贡品,每到夏日,登晓霞山俯瞰,红花碧叶,蔚为壮观,真是“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了充分利用晓霞山的水资源,在山西建有中型的印子山水库,并凿通了贯穿晓霞山的长2000多米的“群英隧洞”,修成水渠60华里,引晓霞山西之水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原石潭坝、荷塘、中路铺、柱塘、白石铺、马家堰6个乡镇3万多亩农田,使之旱涝保收。还利用林草资源,大规模地开发了养牛、养羊等草食运动项目。如今,又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景。 对晓霞山的造林、开渠凿洞,镂心诗翁林薮曾吟诗赞曰:“斩棘披荆大垦荒,晓霞山上众人忙。移杉植梓林如带,濯濯童山笑改装”,“拔旱宏图众口夸,渠连六社水流赊。凿穿叠嶂征山阻,乐得东西水一家!”1977年,晓霞山人民为发展山区经济,还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兴建了一条全长十余华里的顺山就势蜿蜒而上直达晓霞山林场总场(即原圆通寺遗址)的盘山公路。同时,晓霞山周围的人民,还兴办了一些乡镇企业。如今,已走上了小康之路。 璞玉街琢 晓霞山,目前很大程度上仍然像深闺秀女人未识,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晓霞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稍加开发,就可开发为湘中一大旅游、避暑新景。这里基础条件很好,离107国道只有五、六公里,并有公路通山顶。加上兴办过国营林场和乡镇林场,有很多设施可利用。县电视转播台又建在这里,对开发又增添了有利条件。如果当地政府能从开发旅游资源的战略高度出发,修葺、保护好黎氏和白石故居,重修圆通寺、中林寺、白衣庵,并适当增加交通、餐罕等设施,晓霞山则可开发成很有价值的旅游避暑胜地。 齐白石故居 星斗塘 齐白石故居,原名齐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距107国道1公里,距湘潭市区50公里。1986年与1993年,先后由湘潭县人民政府、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湘潭县文化部门将其征收,并按原貌修复,开辟辅助陈列室陈列。200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故居及其周围景点已辟为湖南齐白石故居文化旅游区。 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普通的湘中传统式农舍建筑。坐西朝东,土墙茅顶,占地200平方米。中间一排三间,南北又各三间,后北横两间倒塌。1864年1月1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和平奖金获得者、我国现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就诞生在这所茅舍南正房。在此,他读书、放牧、砍柴、干农活、当木匠:与夫人陈春君圆房;以绘画、刻印、吟诗、习乐为乐;拜周之美、萧芗陔、文少可、胡沁园、陈少蕃、谭博、王闿运等家乡名流为师;与尹金易、张晃、杨度、杨钧、黎承礼、黎锦熙等家乡名流交往;与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等七人结龙山诗社于五龙山大杰寺;与黎松庵、黎丹等七人结罗山诗社于晓霞山麓长塘。齐白石在此生活达36年之久,为后来卓越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2年,齐白石脉侄住在这里,又接长后檐增屋三间。七十年代,整个屋面用瓦换了茅草,而北面三间被拆除。现在已全部按齐白石居住时原貌修复,故居左右及屋后有树林,郁郁葱葱,宅旁的星斗塘,传说有陨石落于此。齐白石幼时,常以棉花为饵,在塘中钓虾。此塘,就是齐白石熟悉虾、临摹虾最早的地方。宅前有小田垅,常年栽培水稻或湘莲。东北三角园,有齐白石祖父齐万秉之墓葬,墓志铭是齐白石亲自撰写的。墓侧有齐白石次子齐子仁墓葬。对垅泉塘湖畔,有齐白石祖母马孺人墓葬和天妃宫。马孺人墓葬位于蓼叶园。1911年2月,立有王闿运撰写、齐白石刻石的墓志铭碑记。附近还有齐氏宗祠,齐白石幼时,常与邻近小孩在这里扑墨蝶,捉小虫。 故居自开放以来,游人络绎不绝。费之雄题联曰:“镂文雕章,白石铺印藏三百;嚼墨喷纸,星斗塘蛙跃数千。”余士林亦题联曰:“江干举首,白云深处龙蛇走;故宅凝眸,石砚池中虾蟹行。” 梅公祠 梅公祠距星斗塘2.5公里。 1900年,因家庭人口增添,齐白石以卖《南岳全图》(12幅),所得之酬金320两,典租此祠,2月间,便带着妻子陈春君从星斗塘齐家老屋乔迁至此。后将居室取名为“百梅书屋”,又在院内空地盖起一间小房,先后取名为“借山吟馆”、“借山馆”。借山的意思是山不是自己所有,仅借来一饱眼福。齐白石在自作的《借山记》中说:“余少工木工,蛙蚊无著处。恨不读书。工余喜读古诗,尽数十卷。光绪庚子二月,始借山居焉。造一室,额曰借山吟馆。学为诗数百首。”自此,齐白石本人也号称“借山翁”、“借山门客”、“借山吟馆主人”、“借山吟馆主者”等。至1906年11月20日租期将满之前,齐白石在此生活达7年之久,始终致力于绘画、写字、吟诗、读书等活动,收获颇大。
他的名画《借山吟馆图》与自题二绝句,就作于1900年(齐自称始作于1901年)。1902年至1903年,谭延闿为《借山吟馆图》题二绝句,长沙徐崇立为《借山吟馆图》题词和六绝句,樊樊山(即樊增祥,我国著名诗人),为《借山吟馆图》作长歌。徐崇立的题词,有跋记曰:“寄园先生自画所居借山吟馆为图,并自题二绝句。一时朋簪和者行甚众,见而心赏,雅欲续貂。尘事匆匆,游即罢去。壬寅残腊,相遇于长安,出纸嘱题,得赏夙愿。事隔两年,重逢异地,亦自幸墨缘不浅矣。……癸卯早春同郡徐崇立初稿。”樊樊山的长歌曰:“山人无山恰有山,湘波如镜开烟鬟,君有青山画里看,人有青山门外闲。……山人所至工修饰,纸窗竹屋明如拭。一双米家虹月船,四面嘉陵山水壁。竹林主人笑拍手,其人与屋皆不朽。” 梅公祠,梅花繁茂,香气袭人。齐白石题《忆梅》诗曰:“最关情是旧移家,屋角寒风香径斜。二十里外三尺雪,余霞双屐到莲花。”在屋前屋后,齐白石亲手种有木芙蓉、芭蕉等树木花草。每年炎夏,绿阴铺阶;深秋季节,花开烂漫,秋风秋雨,潇潇簌簌,其景色各具风光。1944年,友人王森然在北京齐府送还齐白石诗书一幅,齐白石观后,感慨系之,诗兴勃发。隔日,即照原诗书写中堂一幅送给他,诗名《题画芙蓉忆百梅祠》。诗曰:“芙蓉花发咏新诗,故园清平忆旧时。今日见君三尺画,此心难舍百梅祠。”附记曰:“百梅祠在湘潭南行百里莲花峰下,予曾借居七年,亲自栽芙蓉树甚茂。此诗为人题画芙蓉作,予室人宝珠求书之,不知因何失去,森然弟从厂肆买回赠予,乃书此诗报之。”后题《梦百梅祠木芙蓉》诗曰:“家鸡踏破绿苔丝,十五年来别此翁。且喜儿孙能继植,门前一树木芙蓉。”齐白石在北京又题诗《归梦》曰:“廿年不到莲花洞,草木余情有梦通;晨露替人垂别泪,百梅祠外木芙蓉。”现在梅公祠虽已不存,但齐白石为梅公祠所吟咏的大量诗篇却长存人世。 寄萍堂 齐白石在白石铺梅公祠租期届满后,就用在广州、钦州等地教画所得薪金,在茹家冲余霞峰麓购得刘姓旧宅一栋,水田20亩,并于1907年1月4日,举家从梅公祠乔迁至此。 寄萍堂为一传统式湘中民房建筑,土砖青瓦,依山傍田。旧宅翻修后,取名为“寄萍堂”,寓“世事如寄,人生如萍”之意。“寄萍堂”大门横额,由其恩师王闿运题写。齐白石本人也取名“寄萍堂主人”、“寄萍”、“老萍”、“萍翁”等。寄萍堂翻修时,曾将旧式窗户改成活叶木板,可自由地推动。室内室外均粉刷成蓝白色上下两层。内设书室“八砚楼”,陈有样式古简的作画刻印几案及远游得来的8块珍贵砚石。宅前梨桃成园,仅梨树就有30余株,四周四季花草繁茂。这些林木花草,大多为齐白石率儿孙栽种,梨树则为齐白石1914年亲手所栽。宅前,还有船形山、寄萍塘、枫树坳等景观。船形山,是齐白石远眺和艺术思考的地方。寄萍塘,每年荷花满池,齐白石常常在这里观荷画荷。东侧之枫树坳,长着许多古老枫树。西北之小溪,流水潺潺。夹岸亦长着许多古老枫树。这些地方,都是齐白石观察山水与鱼虾、蔬菜等动植物的地方。宅后,樟杉成林,苍翠欲滴。宅后还有水井、大石磨盘等。水井清泉汩汩,终年不枯,齐白石砍竹为枧(枧(1)梘jian 形声。字从木,从见,见亦声。“见”意为“让人看到”、“在明处”。“木”指引水的木槽。“木”与“见”联合起来表示“露天而建的引水木槽”。本义:悬架在地面上的引水木槽。(2)同“笕”。引水的竹、木管子,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宋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引泉入厨,大石磨盘是齐白石早年常推之物。对寄萍堂的优美环境,齐白石满意地吟诗曰:“小院无尘人迹静,一丛花旁碧泉井;鸡儿追逐却何因?满地斜阴蝴蝶影”。作《怀家山》诗曰:“千仞余霞山,杜鹃花蕊繁,春深一夜雨,红过那边湾。东溪乌桕树,结子白如雪。尽日只鸦声,直上黄昏月。” 齐白石在这里生活了10年,曾最后一次施展其雕花绝技。后来便专攻书画、篆刻与诗词,整理名作《借山吟馆图卷》(53幅)、《石门二十四景图》等画稿。 齐白石于1919年离家赴京后,寄萍堂就由其三媳张紫环率儿孙居住。在北京,齐白石经常回忆在寄萍堂的生活情景。他在《梦家园梨花》诗中曰:“远梦回家雨里春,土墙茅屋霭红云;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人。”这相随种树人指已病故的齐移荪。题《梦茹家声闲话》诗曰:“芋叶青青露气清,贫家鸡子每成群;昨宵梦见东邻叟,犹话中年共太平。”吟诗《煨芋忽忆家山往事》曰:“东坡夸有,白石岂无;门外田丘青露珠,中年一饱好山居。” 1935年夏,齐白石省亲回到寄萍堂,目睹屋产不但无损伤,而且有增加;果木依旧,山林盎然,心中十分欣慰。在此,齐白石还收马璧为弟子。谁知,这竟是齐白石在寄萍堂度过的最后一段日子。 1980年,寄萍堂由儿孙等拆除重建。而其他景观依旧。
王闿运故居 王闿运故居,位于湘潭县云湖桥镇云峰庵村山塘湾。王闿运(1833一1916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举人,先后任成都尊经书院、衡山石鼓书院、衡阳船山书院等山长兼主湘潭昭潭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政府国史馆馆长,兼参议院参政,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语文学家。 故居名湘绮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坐北朝南,前低后高,南北长70米,面宽21米,占地1470平方米。依地势整个建筑分五进,实为三进,每进之间有大小不等的隙地,都是花园。建筑以三合土作墙,青瓦为盖,窗户特多,空气流畅。1926年,洪水冲毁前两栋。1958年,又拆毁后三栋。现在能从一村民屋内看到两间残存的房间,门为原物,地面铺有方青砖,一段残存的长约丈余、高7尺的黄土与石灰混合筑墙。 据黄天《湘绮老人与湘绮楼》一文及其他有关史料载:湘绮楼,是王闿运从四川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归来,以历年薪俸束惰及川督丁宝祯、端方等人馈赠,在山塘湾购田百亩,由自己设计建成。楼名也是自己取的。楼分前、中、后三进。前栋为两层楼房五开间建筑,是楼的主体。楼下有厅堂、客房、学生住房等。楼上为与门人学者讲习和研究学问的地方,有书房、藏书室、王闿运本人的读书室与小讲堂(书画室)等。还有一个大讲习堂,可容纳三四十人听课。 堂外有阳台楼阁,楼阁中央悬挂“湘绮楼”三字泥金匾额,堂中上首挂湘绮楼老人画像,两边分挂黄自元书《正气歌》与陆润庠书《朱子治家格言》,都是二人亲笔屏幅。书房中挂一条联:“心如椰子诸能受;耳属松风百不闻。”是他的六女儿王慈手写,篆书工整隽秀。中栋为居室,也是五开间楼房建筑。后栋为厢房、杂屋及家人住房等。湘绮楼的环境十分美丽、幽雅,舒适。楼前有荷池,池畔植有芙蓉、石榴、杨柳,池尾植有梧桐。楼两侧设花坛,种有芍药、牡丹、菊花、茉莉,园道旁紫荆、木樨间栽,还有玉兰树。大门两侧各种大柏树两株,挺拔葱翠,相传为湘抚陈宝箴从长沙移栽而来。大门外围墙重绕,曲折迂回,急弯直折;门内弯曲如弓九折,所以有人说他“别出心裁”。凡进入湘绮楼的,有“文要下轿,武要下马”的说法。中栋之前院有金银桂花树各一株,入秋丹香扑鼻,溢闻全院。后院栽有各种葡萄,分青、紫二色。整座宅院三面山林环绕,种有香樟、楠木、株、枫、槐、柞、杂树以及枇杷、桃、李、梨、柚等果树。后门山坡两侧有竹木。远望湘绮楼,花繁林茂,青翠欲滴。 遗憾的是,王闿运去世后,他的子孙各奔西东,住宅无人管理。1931年,由其孙王麓荪(湖南大学教授)等将湘绮楼售与周姓,变为农庄,后毁。 胡沁园故居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火口岭村竹冲韶塘,亭午公祠三雅堂。胡沁园(1847.5.23一1914.5.23),原名庆龙,字云涛,派名自倬,行寿三,沁园是他的别号。清光绪监生。为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语文学家胡安国(1072—1137年)的后裔。 胡沁园故居 胡沁园故居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火口岭村竹冲韶塘,亭午公祠三雅堂。胡沁园(1847.5.23一1914.5.23),原名庆龙,字云涛,派名自倬,行寿三,沁园是他的别号。清光绪监生。为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语文学家胡安国(1072—1137年)的后裔。 胡沁园精于诗、文、书画。诗主清新,书法王、颜,自成体系,画着力工笔,兼写意,以草虫花卉著称。1889年,他慧眼识英雄,收齐白石为徒,授之翰墨。齐虽木工出身,但悟性极高,勤奋异常,10多年后,成效卓著。其间与胡仙逋(沁园之子)、胡慎吾(名鑫,沁园堂弟)、胡廉石(沁园堂侄)等竹冲一带名士来往频繁、书画交流、艺文互补。一代国画大师起步于三雅堂。 胡氏故居“亭午公祠”(俗称“顶上屋”),是胡沁园祖父胡亭午公的祠堂。前临小池,有大路贯通南北。站立正门外远看,但见局势宏开,远山葱翠,四围香稻,尽收眼底。有大道穿越垅田,达远山之外。韶塘在它的左侧,波澜壮阔,夏秋有菱荷满香。塘下小溪,顺流而东,小桥流水,生气盎然。祠堂为湘中地区传统式的祠堂建筑。三进。第一进正门额上书“亭午公祠”,门联云:“韶山毓秀;塘水澄清。”两旁厢房与两侧围墙连接。一进内,有宽敞大坪,南北各种松柏一株,苍劲古朴,气势雄浑。二进与三进,都有正屋五间。中堂连接三进天墙,一方天井相隔。三进设有“五服台”,照墙上画有墨龙,吞云吐雾。两旁是厢房。正屋两侧各有横屋五间。因其后人平分产业,沁园分得该房屋左侧之一半。厢房为沁园父母住房。 横堂门匾上书“三雅堂”。门联云:“三径数茎君子竹;雅堂满架圣贤书。”进门前横厅题“藕花吟馆”,联曰:“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荷蕊有清香。”联为齐白石所题。横堂外侧南向,回廊连接,一长方天井,对面青砖围一花园,园内有水池、藕花亭及花坛、假山等,种有罗汉松、石榴、桃、竹等珍奇花木,清雅高古。当年齐白石住在横堂第四间,窗朝南,面对花园。面积约为20平方米,杉木板衔接为楼,木板推窗。“亭午公祠”现已全部拆除,仅存遗址。 齐白石作品的捐献及齐白石纪念馆的建立 《中国书画》2011年03期总第99期《齐白石的收藏、信札、遗物及其他/吕晓》: 本卷的附录收录了齐白石辞世后举行公祭仪式、遗作展,家属捐献作品的清单及齐白石纪念馆筹建的诸多珍贵史料。 1941年,在齐白石的原配夫人陈春君去世后,齐白石在亲友的劝说下将胡宝珠立为继室。“并邀请北平的亲友二十余人,到场作证。并把自己积存下的一点薄产,分给在湖南和北平的子女。春君所生的三子,分得湖南家乡的田地房屋,宝珠所生三子,分得北平的房屋现款。”并未明言自己的作品及收藏如何处置。据现在仍健在的齐白石弟子娄师白介绍,建国后,齐白石获得前所未有的尊崇与地位,他听从三子齐子如的劝告,决定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作品捐献给国家。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因病辞世,9月22日在嘉兴寺举行了盛大的公祭仪式,在签到簿上,我们可以找到包括周恩来、陈毅等许多国家领导人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文化界的名人、外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代表和齐白石弟子的名字,许多国家都发来了唁电。从各种档案和活动日程安排来看,悼念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规模宏大,极尽哀荣。 半个月后,齐白石的家属便遵照老人的遗愿,将家藏的作品捐献给国家。《齐白石先生字画器物一本》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参与接收捐赠的有齐白石在北京的三个儿子齐良迟、齐良已、齐良末,好友胡佩衡,女弟子贺澹江(黎锦熙夫人)和书法家王传恭,每页上都钤有他们的印章。第一次捐献的主要是作品,清点工作完成于1957年10月6日,共计745件。后来为了建立齐白石纪念馆,又捐献了印章共计316方,未刊的106方,及印谱及画具、家具,生活用品等。一些家具于1960年全部取回,陈列于雨儿胡同白石老人纪念馆。齐白石藏品及物品的捐献日期现在还未查明,从现存的文件资料来看,有一份齐白石收藏、物品的清单共计135件,但缺少交接的时间和接受单位。另有一份交接包括这些物品在内及部分作品、书籍的清单,经收人是朱月影,时间为1958年3月19日。可见,物品及藏品的捐赠应当完成于1958年之前。 1958年元旦,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即今天的北京展览馆)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展出了家属捐献及借自故宫博物院、东北博物馆、荣宝斋、徐悲鸿纪念馆及私人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七百余件。观者如潮,人数达到十一万余人。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和许多国外友人前往参观了展览。 遗作展后,开始筹建齐白石纪念馆,并向社会征集购买了部分作品,一些收藏者还热心地捐献出自己的收藏,最突出的便是齐白石生前好友关蔚山。1959年3月他向文化部捐赠了齐白石或与齐白石有关的作品75件(包括王梦白的两件作品,其一为《背面仕女图》,齐白石曾应关蔚山之请临摹过一张,现藏北京画院),后又捐赠姚茫父山水一张和齐白石的书信两封,共计78件。所有这些作品和家属捐赠的作品后来都划归北京中国画院(后更名为北京画院)收藏。为了建立齐白石纪念馆,北京中国画院派专人到齐白石曾居住过近一年的雨儿胡同甲五号进行清扫工作,并绘制了雨儿胡同展厅平面图,制定了齐白石纪念馆修缮布置计划草案等。郭沐若亲自题写了馆名,纪念馆的公章也已经刻好。但当时正好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加上其他原因,纪念馆并未真正建成,且从未对外开放过。所幸的是,齐白石的作品和藏品在划归北京中国画院收藏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文革期间也未散失。直到2005年,终于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内建立了齐白石纪念馆,使这些作品获得了更好的收藏环境和展示空间。
上一篇:中国画巨匠齐白石
下一篇:齐白石的借山馆——莲花砦下梅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