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文化事业推广部:姚经理15138948246
齐白石文化字画销售部:谷经理17621914697
邮箱:qibaishichuanren@163.com
网址:www.qibaishichuanren.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齐白石资讯
胡适考证齐白石“虚报”年岁
时间:2016-08-14 08:32:38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胡适考证齐白石“虚报”年岁

                                         齐白石与陈春君

 齐白石的行事方式,有时如其绘画或篆刻,不拘一格。譬如,他想让人写传记了,首先想到的人选,居然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今天读书人大都知道,胡适是大忙人,讲学及个人研究写作任务颇多,还整天忙着关心政治、编辑刊物、甚至乐意为人证婚等等,他的几部作品,最终都是以“半部”搁置,惹得当时人讥笑,后来者议论纷纭;此外,胡适虽然常常提倡各人来写传记,可他给人写的传记,譬如《丁文江的传记》等,就并不成功。虽然丁文江是胡适敬重并交往甚深的老友。其中原因颇多,笔者感到,胡适是注重有书面文字记述的史学家,不大擅长推衍联想或合理虚构,没有文字细节记载,他就不敢写入“传记”中。所以,即使老友丁文江,他也写不出细节丰富,引人入胜的文章来。他与齐白石并不熟悉,只靠一些相关资料,胡适终于只完成了两三万字的一个“年谱”。比起齐白石一些弟子回忆或研究齐白石者写的传记来,可读性,丰富性,都不能尽如人意。这且不说,他还在年谱中,大发其考证癖,将齐白石曾“瞒天过海”添加年龄的事实证出,弄得老画家颇不愉快。这倒是此次写作的意外结果。

  1946年秋天,胡适刚刚从任职多年的美国返回北平,承担起了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很快,齐白石便通过他人对胡适表示,希望他为自己撰写传记。不久,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不大出门的齐白石,打起了一包资料,亲自来到胡适家里。胡适也是性情中人,见到老人这般认真,“我很感谢他老人家这一番付托的意思,当时就答应了写传记的事”。

  胡适去国多年,此次回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之紧张可想而知。给齐白石写传记之事,一直拖延到第二年(1947)暑假,才开始进行。首先,研究材料。齐白石给胡适提供的资料,有大约十种之多。其中包括白石老人八十岁时所撰的《白石自状略》的初稿,发表稿,写定本数种;杂记稿本《三百石印斋纪事》一册;残页《入蜀日记》;自撰《齐璜母亲周太君身世》;似为王森然所作《齐白石传》一册;另有几本诗歌作品:《借山吟馆诗草》(自写影印本)《白石诗草自叙》初稿及改定本;《白石诗草》残稿本,以及一小包有关齐白石的剪报、函件等。

  如前所说,胡适不是一个善于联想或虚构的作家。面对这些零散的材料,他的方法是将其中凡有年月时间可考的内容,分年编排起来,有时也以自己的史学训练,做一点考订。编年的主干,是齐白石八十岁时所写的《白石自状略》。既然基本或大都以齐白石自己的材料及文字编成,故胡适最初打算题名为《齐白石自述编年》。可在编排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内容不仅有限,还有初稿、修改稿之间的差别,老年人记忆旧事难免的错误等,所以,尽可能寻找参考印证资料比对考订,就成了胡适不得不做的工作。

  在资料中,胡适遇到一件“最感觉奇怪的”事,《白石自状略》与其他也是齐白石的文字中,记载的年岁,“往往有两岁的差异!”胡适是这样发现的:“《白石自状略》是他八十岁写的,其时当民国二十九年(1940)。从民国二十九年上推,他的生年应该是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可在其他记载中,譬如齐白石自写的《母亲周太君身世》这样郑重的文字里,他的生年却是同治二年癸亥(1863)。发现了年岁这样基本问题差别,有考据癖的胡适当然不会放过。不过从人情说,这内中或许别有隐情。胡适觉着“不敢”亲自去问他老人家,便托人去婉转探问齐白石在结婚时与陈夫人同岁,还是小陈夫人两岁。

  齐白石当年娶妻陈氏,只有十二岁,时间在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当地的风俗,是先举行婚礼,谓之“拜堂”,女孩子便进夫家。等到成年,择期“圆房”。齐白石与陈夫人是光绪七年(1881)十九岁时方圆房。对于胡适的婉转询问,齐白石只给了一个“含糊的答复”。他想,这内中,大概有“小秘密”吧。他便把怀疑与考据都记在初稿的小注中,想留待与齐白石有多年深交,又是自己朋友的黎锦熙来解答。

因为手头得到的内容不算多,胡适用了不长时间,在1947年8月,就把《齐白石自述编年》初稿完成。可惜,由于仓促,限于资料,加之他与齐白石交往很少,这篇初稿仅仅一万来字。用这么点字数,来描摹一位经历繁复,生命绵长,有极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家,显得很不相称。可见,胡适并非写作齐白石传记的合适人选。不过胡适名气大,朋友也多,虽然初稿如此,他还可以找友人帮忙。他先将初稿的抄清本送给齐白石审查,原稿留在家里,想请黎锦熙教授加以添补改削。胡适知道,黎锦熙与齐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两家之间有六七十年的深切交谊,稿子一定应交黎阅读才合适。黎锦熙当时回湖南老家,1948年4月才回到北平。不久,胡适将此文初稿送去,不仅要求黎锦熙批评订补,还诚恳希望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这件工作。

  黎锦煕接受任务后,除去在自己手头查寻资料,还不断来到齐家,“过门辄入,促膝话旧”。尽管可以如此方便接近传主,可齐白石毕竟年事已高,“回忆往事,每不能记为何年。”有趣之处还在于,“有时先后差上十几年他也不在乎”。譬如宣统元年己酉(1909)以前,齐白石曾数次游历了西安、北京、上海、南昌、桂林、梧州、广州以及苏州、南京等地,他自己说是“五出五归”。胡适在他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考订只有“三出三归”。黎锦煕问及齐白石,齐也记不清,只说,“或者有两出两归是在己酉以后吧”?齐白石有一儿一女当时在北平,面对黎锦煕的询问,也一派茫然,不能断定。最后,还是黎锦煕在自己的日记里查捡,得出计有“四出四归”结论。(今学者经过梳理详考,仍维持齐白石自言“五出五归”的实际)见到通过传主及其家人不能有多少收获,黎锦煕开始用自己的日记作为旁证进行补充。黎锦煕这人真有耐力,日记不间断记了数十年。由于和齐家可以常常登堂入室的近关系,他从日记中摘抄出了许多有用资料,采注进了原稿中,大大增加了年谱的字数。略觉可惜的是,作为语言学家,黎锦煕在日记写作中,也进行着新语言记述方式的尝试,这却不利于资料的寻查。一段时间,黎锦煕用注音符号来记写;过段时间,他又用译音符号的国语新字来写。这虽可考验新文字的记述能力,但查寻应用时却有了问题:“要查某人的姓氏名号,不如汉字之容易映入眼帘,非有工夫一行一行的细看不可……”这些不利因素,使得有一部分内容,缺少了黎锦煕日记中文字的补充。

  黎锦熙的补订,使得该年谱字数增加了大约一倍。黎的贡献,在胡适眼里,“最重要的是查得白石老人因为相信长沙舒贻上替他算的命,怕七十五岁有大灾难,自己用‘瞒天过海法’把七十五岁改为七十七岁!这一点弄明白了,年谱的纪年才可以全部改正”。说到这里,胡适还以历史学家的成就感发挥:“白石老人变的戏法能够‘瞒天’,终究瞒不过历史考证方法!”有了黎锦熙的贡献,胡适在文稿中,就可以发言了。年谱中齐白石的生年一节,他添加了一段按语:“周太君年十七嫁齐家,年十九生白石。太君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十七当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九岁当同治二年癸亥(1863)。《周太君身世》是白石亲笔,则白石生年自应在同治二年,而咸丰十一年则是他父母结婚之年。白石当七十五岁时,采用星命家‘瞒天过海法’,自己增加了两岁。他自己在八十岁时写《自状略》,其实他那时只能算七十八岁,世人依据《自状略》上推他的生年在咸丰十一年辛酉,实在是被他‘瞒’了。”在此展示了一下考证过程及方法,最后一笔,还能读出收获的得意味道。

胡适考证齐白石“虚报”年岁

  齐白石

  因为在考证齐白石与陈氏夫人结婚时年龄有疑问,在年谱的这个时间点,胡适再次加按语辨析:“《白石自状略》记祖父死在他十二岁时。他晚年《祭陈夫人文》说:‘清同治十三年正月廿一日乃吾妻于归期也。是时吾妻年方十二。是年五月五日吾祖父……寿终。’年岁皆合。但祭文又云,‘吾与贤妻相处六十八年。’陈夫人死在庚辰二月(民国二十九年,1940),距甲戌为整六十六年,因白石当七十五岁时自己加了两岁,所以多说了两年。”那么,齐白石究竟为何改年岁,当时具体情况如何?胡适在年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丁丑,齐白石正七十五岁时,加附有资料详述(或许是黎锦熙提供也未可知):“自改为七十七岁,在北平。长沙舒贻上(之鎏)曾为白石算命,说‘是年脱丙运交辰运,美中不足。’(就生辰八字推算流年一册,说‘辰运:丁丑年三月十二日交,壬午三月十二脱。丁丑年下半年即算辰运,辰与八字中之戌相冲,冲开富贵宝藏,小康自可有期,惟丑辰戌相刑,美中不足。’)白石在名册上批记云:‘十二日戌时交运大吉。……宜用瞒天过海法:今年七十五,可口称七十七,作为逃过七十五一关矣。’(批记又云:‘交运时,可先念佛三遍,然后默念辰与酉合若干遍。且在立夏以前,随时均宜念之也。……(十二日戌时)属龙属狗之小孩宜暂避,属牛羊者亦不可近。本人可佩一金器,如金戒指之类。’)”

  这一节,胡适之所以引用如此详细,一方面应当是针对此事的考订,另方面,笔者以为他似乎在为古代算命之学,留一点实证资料。那一代的学人,离影响那个时代的算命风习很近,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年在家时,都有过算命的经历(当然主要是家长在做),将其中的方法、手段介绍出来,也许比只批判其“唯心”“迷信”,却对它一无所知好得多。

  齐白石算命,并非仅仅对自己。他在用“瞒天过海”法改了年龄之后的第二年,得一子。他也为这个老来得子算了命。胡适尊重实际,在年谱中这样记述:“是年胡姬生第四子,名良末(行七)。日记云:‘阴历五月廿六日(即国历六月廿三日)寅时,——钟表乃三点廿一分也,——生一子,名曰良末,字纪牛,号耋根。(命册注云:牛者,丑也,纪丁丑年怀胎也。八十为耋,吾年八十,尚留此根苗也。)此子之八个字——戊寅、戊午、丙戌、庚寅——为炎上格。若生于前清时,宰相命也。’”“耋根”“生于前清时,宰相命也”云云,作为受过国外现代训练的胡适,却无论什么“迷信”或其他内容,都比较详细地记录在算命的表述文字中,可证胡适一定有为这种活动留下一份实证的想法。

  就在这一年,年谱改变了介绍齐白石年龄的方法。一方面指出实际年龄,同时按照齐白石自己“瞒天过海”后年龄:“民国二十七年(1938)戊寅。白石七十八岁(实年七十六岁,以下照推)。”

  《齐白石年谱》,虽仅有短短三万余字,却不仅是胡适、黎锦熙两位学者之功。当黎锦熙将补充稿交给胡适后,胡适又将此稿交给曾写出《陈龙川传》《辛稼轩年谱》,深受胡适影响的历史学家邓广铭。邓广铭不仅注意到胡适黎锦熙都未曾利用的《白石诗草》,从中摘补出一些可作传记的材料,还扩而大之,借读了齐白石老师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湘绮楼全集》,与齐白石多有交往的姚华的《弗堂类稿》,罗正钧的《劬庵文稿》,瞿鸿禨的《诗选遗墨》,易顺鼎的《琴志楼丛书》以及陈师曾、罗瘿公和八指头陀等人的遗诗等等,他也借出查阅,希图从中找到有用资料。经过如此补充,这部著述大致成稿。胡适原定的《齐白石自述编年》名称,内容已大大突破。故此,命名《齐白石年谱》是准确合适的。

胡适考证齐白石“虚报”年岁

  1949年版《齐白石年谱》

  按胡适当初打算,他还想将此稿交给与齐白石关系密切,同时有极高造诣的画家徐悲鸿审读,并且请徐悲鸿挑选出齐白石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插入书中,但时代巨变,势不可能。胡适只好就近请著名画家汪亚尘的夫人荣君立,学者顾毓琇从他们收藏的白石画作中挑选出十余幅,加上罗寄梅所摄的一幅齐白石照片,送交与他有很深关系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很快,商务印书馆在不到一月时间,印成此书。出版时间,署为1949年3月。

  很快,政权易手。胡适便去了美国,晚年回到台湾。可他却对自己和友人编著的这册薄薄的《齐白石年谱》,十分留心。倘有资料,他也会加入书中。成为一个“自校本”。胡适逝世后十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影印出版了这册胡适的《齐白石年谱》自校本。

  历史让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家如此交结,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是一次幸运的碰触。数十年后,浮尘落定。现在来阅读这部小册子,可以回味的内容,实在不仅仅胡适考证出齐白石年岁上“瞒天过海”一点。

 

 


上一篇:齐白石:平民之荷别样红
下一篇:分享书画鉴定必须掌握的知识

齐白石书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3020229号
齐白石书画院主要经营齐白石书画、齐白石传人书画、齐白石后人书画、刀画教材、家居风水画,专注于研究齐白石文化及传播书画艺术32年
网站制作:和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