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百虫图画卷》三大谜团 |
时间:2014-11-30 17:18:19 来源:www.qibaishichuanren.com |
“贵族中国”2014凤凰人生秋季珠宝保真拍卖会启动仪式
《百虫图卷》详解一
《百虫图卷》详解二
《百虫图卷》提款一
11月21日,凤凰人生秋季保真拍卖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亚洲会堂盛大开幕。有“中国珠宝第一拍”之称的凤凰人生,本次拍卖会共从全球征集来了翡翠、和田玉、彩宝和高档手表等300多件珍宝。但在开幕式上,最吸引人目光的还是齐白石大师的《百虫图画卷》。 齐白石百虫图画卷长464CM,宽39CM,共约16.3平尺,保存完好、整洁,是一幅精美无比的百虫图画卷。画卷共画有姿态各异的草蜢、蝈蝈、蜜蜂、刀螂、蝴蝶、蜻蜓、苍蝇、蟋蟀等工笔虫类91只,设色和水墨均有。画卷前、中、后部分均有白石先生的题跋。这幅稀世珍宝,悬挂在以“贵族中国“为主题的”凤凰人生秋季保真拍卖会“现场,引来观者如云,同时也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娄师白先生是已故的国画大师,作为齐白石的入室弟子,也是齐白石画作最权威的鉴定人之一。在2002年,他见到这幅画时,欣然在画上留下墨宝,“我于张正先生处得见此幅白石师草虫真迹,乃先师之稀作,六十年后重见此画,倍增对老师的怀念,望藏者珍之,此乃国之瑰宝也。” 在凤凰人生秋季保真拍卖会现场,这幅国之瑰宝引发了一阵阵的赞叹。香港凤凰人生珠宝国际集团副总裁文舒女士在开幕式上宣布,这不仅是拍卖会的开幕式还是齐白石《百虫图卷》世界巡展的启动仪式,这场巡展必定会掀起一场全球中华文化的巨浪。世界巡展之旅途径北京、淄博、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香港、新加坡、卢森堡、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意大利米兰等地,最后在2016年5月28日回到北京进行齐白石《百虫图卷》专场拍卖会。而围绕它的三个”谜“,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谜团一:时期之谜 齐白石善画草虫。他艺术道路上的贵人徐悲鸿曾评价,“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齐白石的草虫画,贯穿于其创作的一生。最早的系列画作是1908年的《工笔草虫册》。此时的齐白石约50岁,其作品已达到相当程度。其所画的蜻蜓、蝗虫和蝴蝶等,细如纤毫,犹如是照片的再现。此后十年,齐白石的草虫画开始从“工匠”逐步走向“文人气”,从形似转向神似。他笔下的草虫也越来越灵动,跃然纸上。年近60岁,齐白石移居北京。在这段时间他与陈师曾相识,开始进入“衰年变法”时期。工笔画虫,写意做花,逐渐进入到了随心所欲的阶段。 本次“中国珠宝第一拍”凤凰人生所展示的《百虫图画卷》究竟是齐白石哪一个时期的作品呢?娄师白先生生前曾表示说,“这幅草虫长卷,应该是老师六十岁以后开始画的,七十多岁时题的字。” 在现场观看展览的也不乏资深的书画研究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夹表示,他认同娄师白的说法。“齐白石画的特点,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这幅长卷中,不仅是草虫画得细,更重要是草虫似乎是有生命的。这显然是驾轻就熟时期的作品”。 谜团二:功能之谜 按照娄师白先生所说,“这么多年来,它是我唯一见过的草虫长卷”。那么齐白石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儿呢? 猜测之一,是齐白石为晚年做的预备。一般而言,因为年老视力等会下降,工笔作画越来越难。所以有年轻时工笔工整细致,到老了画粗笔写意的的惯例。但纵观齐白石一生草虫画,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从年轻到老年,始终伴随着精细工笔与粗笔写意两种画法。之所以会如此,很多人猜测齐白石在七十岁之前曾经画了不少工笔草虫,留待晚年再补充大写意花卉。 但这种说法,并不被参观《百虫图画卷》的爱好者们认可。他们觉得,如果要是留待晚年“再加工”,那就会充分留白。况且这幅长卷,荟萃了91只各式各样的草虫,是集成的完整作品。 而娄师白先生则认为,齐白石这是在学黄筌。黄筌是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他把自己曾画的各类鸟都集合在一起画了下来,这就是现在藏于故宫的国宝《写生珍禽图》。而娄师白认为,这幅草虫长卷就是齐白石“如古人般兴之所至,将蜜蜂、蝴蝶、刀螂、蚱蜢等他所画过的草虫精品集中成画”。 谜团三:流转之谜 在凤凰人生秋季保真拍卖会现场,齐白石的《百虫图画卷》前总是人头攒动。人们审视着齐白石的画作,也在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以求能够寻到这幅画更多的背景。 这幅画是为他人所做,齐白石先生在画的题跋上写道,“级三先生嗜草虫,藏余画已过数幅矣。人生一技故不易,智者尤难得。今作此幅长卷,感而记之。”在这幅长卷的卷首,有于非闇先生所题“可惜无声”和于非闇先生跋:“白石先生三十岁画人物,四十岁画山水,五十以后画花卉,草虫此长卷乃白石翁平生之杰作,今于级三兄家得以观之心旷神怡。遂题记之。”。 于非闇先生是曾经的华北名记者,后来的国画大师,在1940年代,其工笔花鸟画曾与张大千齐名。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他在1959年去世,以此也可看出这幅画的久远。这也难怪,就连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娄师白先生也是在60年后才又一次看到了这幅画作。 通过这些细节,很多的观众不禁感叹,这幅国宝巨作能够保存如此完好实在难得。但它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究竟见证了怎样的风云变幻,还留待将来继续寻找。对于更多的藏家细节,凤凰人生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择机详细提供。 上一篇:投资股市莫若投资齐白石 下一篇:齐白石先生的一幅画跟随老舍夫妇··· |